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花椒园由于立地条件差,栽植面积大,管理技术低,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花椒产量和果品质量,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经3年的试验,现将花椒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温室环境对黄瓜栽培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技术的黄瓜温室环境决策方法,通过对温室中主要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采集,系统根据专家知识对其进行隶属度的量化,并计算其相对知识库中各条知识结论的结论值,与用户进行交流后得出最后的判断,辅助用户对黄瓜温室环境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东平县属青石山区,全县山丘面积约450km2,有梯田地堰1000km,该县宿城镇白佛山流域海拔90~130m,坡度4°~6°,年均气温13.4℃,年均降雨量650mm,年无霜期210d。梯田地堰平均长约50m,土壤为褐土,堰边土层深100cm以上,有机质含量为0.596%,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2.67mg/kg、2.18mg/kg和2mg/kg。选用经济树种核桃、香椿、石榴、花椒和草本植物黄花菜为试验材料,间作物为红薯。核桃、香椿、石榴于栽植前挖直径100cm、深100cm的树穴,栽植时每穴浇水30kg,而后培土;花椒、黄花菜按直径50cm、深50cm挖穴栽植,栽后浇水、培土;核桃株距4~5m,香椿2~3m,花椒3~5m,石榴3m,黄花菜0.5m;苗龄1~2年。栽后第1年春季普浇2~3次透水,每年春秋2季对核桃、香椿进行树干涂自,雨季对香椿覆草20cm。核桃定植后每3年进行良种改接,春季应用硬枝套袋保湿简易改接技术,成活率达85%以上,对未接成功的可于夏季采用绿枝嫁接方法补接,及时除蘖,以后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分层形整形修剪,保留充足的结果枝和永久枝;香椿采用多次摘心法,将主干控制在3m以内,多留分枝,疏除过密的细弱枝;石榴采用多主枝圆头形修剪,疏除徒长枝和过密枝;花椒采用丛状形或自然开心形整形修剪,冬季适当疏剪,多缓放,少短截,夏季扭梢、摘心等。工程措施采取土堰维修、全面整地、开挖排水沟等进行保土固堰,截留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同时应用穴贮肥水、覆草、中耕锄草、叶面喷施、地膜覆盖等旱作技术,促使地上地下水分平衡。试验表明,地堰植物配置模式与对照(地堰不种树菜)比较,年土壤侵蚀模数由3616.75t/km2降至2064.06t/km2,年侵蚀深度由2.679mm降至1.53mm;而对照区平均每100m地堰被水冲毁2处,长达2m,水土流失量达5.2m3。与对照比较,100米地堰产值增幅为92.9~410元,地堰植物配置模式纯收入和年投资收益率均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26%~67%和23.17%~43.24%,其中以香椿、核桃投资收益率最高,堰边配置模式以核桃(香椿)-灌木-下层植物-农作物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东平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山区退耕还林步伐,新发展核桃园200hm2。由于退耕还林的土地多为无灌溉条件的薄地,为解决新建核桃园投产晚、效益差的问题,于2001~2005年进行了旱薄山地核桃早期丰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对水产养殖池塘内水质参数的多点采集及实时监控,本文利用数字化数据采集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开发了一种水产养殖监控系统。此系统不仅可以利用基站采集到定点的水质参数,还能够利用机器鱼搭载无线传感器的方式采集到池塘内不定点的水质参数,实现了多点数据采集,并通过基站上的人机交互模块以及中心机房的上位机与用户进行交互。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采集的数据符合所需的精度要求,监控范围大大提高,能够满足水产养殖监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绿化宜林荒山,改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步认识,荒山绿化的力度正逐年加大.为此加快上山苗木培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采用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容器苗造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确保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笔者根据多年的侧柏容器育苗实践经验,就侧柏容器育苗的几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平县结合山地退耕还林工程,新发展核桃园200hm^2,由于退耕还林地多为低山丘陵地,灌溉条件差,产量低、效益差。为此,2002-2007年在大羊乡南留屯村进行了低山丘陵地核桃早期丰产示范栽培,栽植后2-3年开始结果,4-5年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8.
1 核桃白粉病 1.1 症状 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正、反面形成薄片状白粉层,秋季在白粉层中生出褐色至黑色小颗粒。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干旱年份发病率高。7~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呈黄白色斑块,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提早脱落,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幼苗受害时,植株矮小,顶端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相似文献   
9.
蔚瑞华 《现代园艺》2009,(11):20-21
<正>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较耐贮藏。做好核桃的采收、脱皮、分级和贮藏工作,不仅能提高核桃产量,还能确保核桃品质,使核桃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采收适期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蓝莓提前上市、获得更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本团队将南方蓝莓移至环境可控型智能温室中试验生产,探索研究出南方蓝莓智能温室促早熟生产控制技术。首先从蓝莓物候期、品种特点、土壤pH、水肥灌溉方式、小气候环境区间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全面的调研与总结,明确了无土栽培蓝莓全周期管理要点和环境调控范围;接着基于Venlo型温室对蓝莓生产做布局,并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蓝莓植物工厂化生产控制系统,串联硬件层、软件层和云端,实现现场端环境检测调控、数据云存储与远程控制等技术;在温室环境多因子协调控制模型基础上,针对蓝莓生长环境特点,探索研究了一套蓝莓温室多因子协调控制算法,用于环境调控。试验温室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东南部。经实际验证,整体调控系统效果显著,并于2021年5月初采收了第一波果实,使南方品种蓝莓提早近一个月进入果实采摘期。其中相比未蓄冷的蓝莓植株,蓄冷后的“明星”“绿宝石”“蓝美1号”“海岸”单株产量分别增加51.5%、85.5%、43.8%和94.7%,单果重量分别增加10.9%、7.2%、2.6%和5.3%。试验证明采用多因子协调控制算法进行调控能够提高蓝莓的产量和品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为南方温室蓝莓植物工厂化促早熟生产管理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