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信阳市美国白蛾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2014-2017年信阳市美国白蛾专项普查数据,明确了该害虫在信阳市的分布状况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飞机喷洒25%阿维·灭幼脲3号悬浮剂,对添加不同比例高效氯氰菊酯和不同施药时期的防治效果进行研究,试验发现每架次添加1.5 kg 5%高效氯氰菊酯油剂(两种药剂的质量比为24∶1.5),能快速有效防治杨树舟蛾类害虫。6月中下旬豫南地区杨树舟蛾类害虫为二代2~3龄幼虫期,是施药防治该类害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es Hope)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在管氏肿腿蜂—松墨天牛寄生体系中有待开展的理论研究内容、管氏肿腿蜂毒液使寄主"保鲜"的生理机制、毒液对寄主组织器官和血淋巴的影响、毒液的组成分析以及毒液中作用于寄主的有效成分等,为该寄生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指出新的途径,以期为提高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并评估了美国白蛾在信阳市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危害管理难度。采用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该虫的分布状况、潜在危险性和危害管理难度等方面,对其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信阳市为美国白蛾的生态适生区和易暴发流行区,风险值为2.19,属于高度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为此,提出了降低美国白蛾风险的管理措施,供信阳市有关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防治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es Hope)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在管氏肿腿蜂—松墨天牛寄生体系中有待开展的理论研究内容、管氏肿腿蜂毒液使寄主"保鲜"的生理机制、毒液对寄主组织器官和血淋巴的影响、毒液的组成分析以及毒液中作用于寄主的有效成分等,为该寄生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指出新的途径,以期为提高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室内测定了美国白蛾4龄幼虫对桑树、榆树、桃树、板栗、枫杨、悬铃木、杨树、大叶女贞、香樟、银杏、构树、柳树、臭椿的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对桑树、悬铃木、柳树、杨树、臭椿、桃树、构树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该虫虽然也取食榆树和板栗,但选择性显著低于前面的7个树种;不取食枫杨、大叶女贞和香樟。该研究结果为了解美国白蛾的取食行为及食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有14处独花兰野外分布,对各个分布区的群落、立地条件等进行调查,筛选出独花兰在保护区的最适生长环境;对独花兰物候及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可知,独花兰营养生长期约8个月,开花率63.2%,结实率5.6%;并对独花兰濒危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为独花兰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寄生蜂引起的寄主昆虫寄生性去势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物寄生后,通常会破坏寄主的生殖器官,抑制寄主内生殖系统的发育,这种现象被称为寄生性去势.在众多类型的寄生物和寄主系统中,这种寄生性去势现象普遍发生,但较少涉及机理的研究报道.本文着重评述了在内寄生蜂-寄主昆虫体系中,寄生蜂引起的寄主昆虫寄生性去势的生理机制及寄生因子在其中所起的生理作用.以期为今后探索从生殖调控入手的害虫防治新策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
从形态学方面对小菜蛾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小菜蛾精巢主要在末龄幼虫期的4龄发育,4龄当天即开始出现成熟的精子,幼虫期主要生成无核精子,有核精子主要在成虫期形成.小菜蛾的二型精子(Dichotomic Spermatogenesis)在其初级精母细胞期发生分化,精巢中出现无核和有核2种初级精母细胞.小菜蛾成虫每个精子束中含有256个精子,无核精子长度大约为20μm,而有核精子长度约为12μm.小菜蛾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0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