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987~1988年在3个病圃试验,10个不同地区的甜菜褐斑病分离菌对25个品种(系)的致病力测定结果看出,不同地区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不同地区分离菌在同一品种(系)上、单一分离菌在不同品种(系)上致病力均存在差异,有的表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这种差异表现无规律或不稳定。因此初步认为,甜菜褐斑病菌致病力虽存在差异,但生理分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多年多品种接种不同地区菌源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抗褐斑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抗褐斑病稳定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参试品种以甜研3号、双丰8号、B-RP为高抗病品种,双丰8号品种有较高的抗病稳定性,是优良的抗病种质源。不同地区菌源致病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集国内主要甜菜种植区的甜菜褐斑病菌标样,在50余个甜菜品种上进行异地接种鉴定,结合室内离体叶接种和盆栽隔离接种鉴定,并在内蒙通辽、黑龙江呼兰进行自然诱发观察,结果表明,甜菜褐斑病菌的变异较小,仅存在致病力有差异的生理型,尚不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本试验提出利用病情指数、产孢量、酯酶同工酶E_5酶带可试作为甜菜褐斑病菌品种抗性接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甜菜褐斑病菌侵染寄主植株的病斑直径和色泽等病症受气温,湿度影响明显,不同品种植株反应的病斑数量有显著不同。以浸染效率表示病原菌株的致病力能够恰好地说明不同品种的抗、感病性类型.经过1985—1986年三个病圃试验结果,不同地区病原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但是表现出不稳定性且没发现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甜菜锈病Uromyces betae(pers.)Lev在1954年国家定为对外检疫性病害。1955年自波兰进口的甜菜种子上发现锈病冬孢子。1956年至1957年黑龙江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曾经在裘维蕃教授指导下(有苏联、波兰的植病专家参加)对于甜菜种子携带的锈病菌进行了鉴定和培养试验。但是,关于甜菜锈病能否在黑龙江省发生蔓延没有取得  相似文献   
6.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应用ELISA检测甜菜品种抗BNYVV病毒差异蔡惠珍,孙以楚,张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甜菜丛根病(Rhizomunia)是由多粘菌(Polymyxa)为介体传播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病(Beetnecroticyellowveinvirus)。...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台农一号"芒果盆栽苗离体成年叶片抗氧化响应。结果表明:UV-B处理使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降低,说明处理引起了叶片损伤,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伤害加重;UV-B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V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前期(8 h前)高于对照和后期(10 h后)低于对照,说明增强UV-B辐射可诱导叶片细胞通过清除活性氧、积累保护色素直接吸收部分UV-B辐射和增强渗透调节能力来提高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甜菜褐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国内主要甜菜种植区的甜菜褐斑病菌标样,在50余个甜菜品种上进行异地接种鉴定,结合室内离体叶接种和盆栽卫离接种鉴定,并在内蒙通辽、黑龙江呼兰进行自然诱发观察,结果表明,甜 病菌的变较小,仅存在致病力有差异的生理型,尚不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本试验提出利用病情指数、产孢量、酯酶同工酶E5酶带可试作为甜褐斑病菌品种抗性接种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甜菜抗丛根病种质创新与分子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及其新变异株P型和IV-A型仍对甜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唯一有效措施。用ELISA和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技术测定BNYVV和P.betae可对杂交后代分离群体或转基因后代中的抗病个体进行选择。AFLP、KAPD和PCR等分子标记的建立可对抗病基因位点Rz1(Holly)、Rz2(WB42)、Rz3(WB41)和Rz4(C50,R22)进行辅助选择。在分离植物抗病基因方面,已获得含Rz1的BAC克隆和候选基因。转基因甜菜含重复倒置的BNYVV复制酶基因、RNA-2转运蛋白P15突变基因或CP基因显著提高了抗病性。国际合作可有效地利用资源,加快抗病种质创新。  相似文献   
10.
回顾和综述了甜菜育种的主要动向:群体选择(类型选种)、品质育种、远缘杂交育种、抗病育种、多系品种的培育及形态特征的遗传规律研究。讨论了甜菜育种技术上的主要变异特点:积极创新和寻找新的遗传变异,突出杂交和选择是甜菜育种的基本手段,选种过程中注意个体间在群体的表现,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是提高育种的新途径。并根据多年育种实践提出宝贵经验和策略:确定甜菜育种目标要有的放矢,从育种目标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育种目标简便有效的测定技术;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及协作、选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