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杂交粳稻中不育株形成原因及减少不育株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杂交粳稻种子中常混有一定比较的不育株,影响了杂种优势的发挥, 种子生产中不育株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减少不育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蔬菜产业培植力度的加强,浙北地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建立规模化蔬菜基地改变栽培模式、推广高效模式、创建示范带动体系等举措,提高了耕地利用率、产出率,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使蔬菜产业保持着较稳较好的发展态势, 并涌现出了较多的高效蔬菜种植模式典型,如德清县雷甸镇精品西瓜种植场开展大棚西瓜—松花菜种植模式,经过3年的探索,取得成功,并在德清县成功示范推广.为进一步促进浙北蔬菜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加快高效种植模式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范围,现把西瓜—松花菜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德清县单季晚稻农药减量控害实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3年德清县开展了单季晚稻农药减量增效的试验,分别在8月初(倒3叶生长期)和9月初(破口前期)对单季晚稻病虫害实施2次防治,有效控制了田间害虫发生情况,达到了减量控害的目的。此方案对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五水共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稻鳖共生种养结合模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德清县稻鳖共生种养结合生产模式,系统介绍田塘构建、清塘消毒、品种选择、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幼鳖管理、病虫防控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蔡炳祥 《杂交水稻》2001,16(6):21-22
通过对8优161制种实践提出了8优161在浙北地区制种父母本的适宜播差期、行比、肥水管理、花期预测、喷施“九二○”等一系列技术要点,为该组合制种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甬优一号"是宁波市农科所和种子公司合作配组的杂交晚粳稻,组合为"宁67A/K1722",表现高产稳产、优质中熟、耐寒耐涝、抗病抗倒、穗粒兼顾、单双兼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0年已通过省品审委审定.2000年已在全省示范种植7367hm2,预计2001年可达1.5万hm2.  相似文献   
7.
对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不同剂量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2.5%三环·丙环唑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750 g/hm2的用量在发病初期和中期防治2次,其防效可达80%以上,高于常用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用52.5%三环·丙环唑防治水稻纹枯病,预防作用好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沪油15"1998~1999年引入本市试种,2000年冬种面积扩大至10000hm2,已成为当地油菜主栽品种之一.为更好地指导大面积生产,笔者对"沪油15"的播种时期、栽插密度、施肥水平等栽培要素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粳稻八优161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优161是杂交粳稻新组合,在德清县种植表现个体优势较强,移栽后分蘖发生快,易大穗高产等生育特点。栽培上应做好稀播、稀植,“两头促、中间控”肥水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97冬繁2"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用"盐城9231×92冬繁2"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同时也是上海市农委重点攻关项目"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首选新品系.该品系在1998年的早熟晚粳品比试验中产量为659.1kg/亩,株高90cm左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株型紧凑,叶色青绿,清秀活熟,全生育期148天,分蘖中等,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5.5g,稻米品质佳,外观好,无心腹白.1999、2000年在市郊奉贤、金山等地试种,表现早熟、高产、优质,深受广大农户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