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2 毫秒
1.
我区于1981年在东台县农科所、大丰县丰富公社进行了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1982年,8个县的重点产棉公社都进行了地膜棉试验示范,面积发展到2.9万亩.其中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2.22万亩,一熟棉田地膜覆盖7000亩.据十个示范点考察,一般增产2~3成,40%左右的示范户增产4~5成.同年射阳县推广种植两熟地膜棉1.35万亩,平均亩产119.4斤,比露地棉78.7斤增产51.7%.  相似文献   
2.
我市棉区主要集中在黄海之滨,全市有棉田280万亩,土壤为滨海盐土,其中90万亩0~20厘米上层盐分在0.1%以内,基本脱盐;120万亩轻盐土,盐分在0.1~0.2%;50万亩中盐土,盐分在0.2~0.3%;20万亩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盐城市是集中产棉区之一,又是重要的优质棉基地,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东台、大丰、郊区三县都是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面积达169万亩,占全市300万亩棉田面积的56.3%,因此,建立建全优质棉基地县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防止品种退化,保持优良种性的工作至关重要。根据这个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6.
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花在发展盐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主要产棉区,常年播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1983年实种棉花400余万亩,总产21万吨,创盐城市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后,与全省棉花生产形势相似,棉田面积锐减,总产下降。1986年实收面积250万亩,总产12万吨。1987年以来,由于省、市政府颁布了植棉优惠政策,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提出了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的关键措施,开展了植棉竞赛,棉田面积与产量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1988年棉花面积302.6万亩,总产19.65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比1987年增长14.62%和42.91%。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随着移栽棉的推广普及,直播棉捉苗难、早发难、晚桃多、产量低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是植棉技术的一大突破。当生产条件和肥水条件改善之后,又出现了苗床高脚苗,梅雨季节苗易旺长,株型高大,荫蔽重,脱落多,烂铃重等问题,不但制约了移栽棉的早发高产优势,而且限制了  相似文献   
8.
9.
何首乌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首乌是盐城市滨海县的特产,已有200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最多的1981年曾达2万亩,总产达8000多万斤。现有各种加工制品厂15座,生产多种高级滋补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何首乌一般亩产为2000多斤,高产的可达3000斤以上。经济效益好,亩收入600元左右,高的可达900元以上。目前,滨海县已出现一批种植何首乌的专业乡、村、户。  相似文献   
10.
沿海地区气候对棉花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盐城市300万亩棉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常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4500~4600℃,≥10℃期间的日照时数在1300小时以上,棉花生长期内降水量平均755~799毫米。一、气象要素对棉花生育的影响分析了大丰县1980~1989年10年的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