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9~1985年,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中,以耙地并投入玉米秸或投入玉米秸和小麦秸代替传統的麦前翻耕法,结果表明,“少耕”和“培肥”相结合,可以全面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耙层土壤容重偏小,促进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使小麦、玉米增产。便耙秸还田延至三、四年,耙层下部的容重比对照偏大,耙层的容重亦逐漸大于对照,影响根系良好发育,小麦、玉米不再表现增产。据此,提出了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方式中,將小麦播前翻耕的传統耕法改为耙、耕交替,即耙秸两年,翻耕一年的土壤耕作制。以改善土壤的营养和物理状况,提高作物产量,降低成本。并克服连续耙秸,土壤容重增大,有碍作物根系生育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一、耙秸轮耕土壤耕作制的建立 鉴于当前在粮食作物生产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条件下,以机械化为手段,采取秸秆直接还田的“培肥”和以耙代耕、耙耕交替的“少耕”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在翻耕基础上,连续耙秸两年,翻耕一年,以三年为一周期的耙秸轮耕新型土壤耕作制。 多年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粑秸轮耕土  相似文献   
3.
山东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年平均种植面积约600余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6%;年总产量200多亿千克,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75%以上。小麦和玉米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因此,进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与高产高效粮食作物生产相适应的机械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山东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只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和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才能确保社会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山东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年...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农田上,进行耕法定位及配合试验,试验表明,耙茬少耕的有效年限为1~2年。秋季麦前耕作可实行耙茬少耕1~2年、翻耕或深松1年的轮耕制。轮耕制较连年翻耕具有高效、争时、节能、降本、护土、增产的效果。夏玉米可免耕种植。  相似文献   
6.
秸秆趋势还田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从1979年起,连续六年的试验研究证明: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方式中,采用以耙代耕和秸杆还田的“少耕”和“培肥”相结合的措施,较传統耕法可以减少机组的进地次数,减轻机具对耕层土壤的破坏,提高机具的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作业成本,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仅小麦播种前的土壤耕作阶段,以耙代耕与传統耕法相比较,平均每亩可减少燃油消耗1.25公斤,节約32%,可降低作业成本1.5元,节約30%,幷可节省全部耕地后平地所用人工,提高了工效,有利于小麦适时播种。试验结果提出了农机和农艺结合的耙秸还田机械化作业工艺和机具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8.
耙秸还田机械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适当的作业机具和采用合理的机械化农艺是实施耙秸轮耕新型土壤耕作制的重要保证。通过采用不同机组对作业质量、土壤物理性状、作物生育状况和机组作业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缺口圆盘耙和驱动滚齿耙都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尤以驱动滚齿耙为佳,并对驱动滚齿耙机组的改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