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郄瑞卿  薛林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48-6150
通过对吉林省辉南县耕地现状进行分析,选取一定评价预测因子,采用时间序列、多元线性回归、灰色系统3种量化评价预测方法,并根据每种方法的重要性,选取不同的权重,对辉南县20102、0152、020年耕地资源进行预测,从而为辉南县未来耕地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压力-反馈-调控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IS和RS,采用栅格运算的方法,运用复合模型对吉林省西部2000年生态环境安全态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安全状况,且东部安全状况好于西部,预警状况及不安全状况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十个县市中,绝对安全状态比例极小,安全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县是乾安,最小的是大安。预警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洮南,已达到了县域面积的43.08%,最小的是乾安,仅占1.56%。通榆、镇赉和大安处于不安全状态区域的面积已达到了10%以上,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吉林省2000年生态安全态势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分析表明,以农为主的区域是农牧交错带中相对稳定的区域,以牧为主的区域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农牧相当的区域属于最脆弱的地区。虽然根据Constanz的生态价值理论,草地的生态价值比较高,但由于研究区草地多属于低覆盖度,当受到外界干扰较大时,系统就表现得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生态安全态势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压力-反馈-调控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IS和RS,采用栅格运算的方法,运用复合模型对吉林省西部2000年生态环境安全态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安全状况,且东部安全状况好于西部,预警状况及不安全状况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十个县市中,绝对安全状态比例极小,安全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县是乾安,最小的是大安。预警状态区域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洮南,已达到了县域面积的43.08%,最小的是乾安,仅占1.56%。通榆、镇赉和大安处于不安全状态区域的面积已达到了10%以上,是吉林省西部生态环境需要重点治理的区域。吉林省2000年生态安全态势与土地利用的耦合分析表明,以农为主的区域是农牧交错带中相对稳定的区域,以牧为主的区域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农牧相当的区域属于最脆弱的地区。虽然根据Constanz的生态价值理论,草地的生态价值比较高,但由于研究区草地多属于低覆盖度,当受到外界干扰较大时,系统就表现得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晓燕  李宝益  薛林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42-11144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东北黑土区1986-2000年耕地资源变化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耕地比例为78.14%,耕地已成为该区的本底景观。1986~2000年期间,耕地和城镇工矿地面积在增加,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减少。在研究时段内,耕地开发占用林地和草地是造成本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达到84.81km^2,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变化受自然因素(气温显著上升)和人文因素(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