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免疫程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猎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极好的免疫原性和生物稳定性,在控制猪瘟流行中发挥了显著的效用。但在免疫实践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疫苗发挥其最大的免疫效力。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遵循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实施免疫接种。长期以来,有些  相似文献   
2.
某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接种仔猪后出现死亡病例。从疫苗(79105批)中分离出非疫苗株猪瘟病毒,定名为79105株猪瘟病毒。这株病毒的某些特性与标准猪瘟强毒株不同:毒价低,接种非免疫仔猪后  相似文献   
3.
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和用产气荚膜梭菌ε类毒素免疫BALB/C鼠的脾细胞,以PEG为融合剂进行融合,伙得分泌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3株。经鉴定,杂交瘤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在ELISA中均特异地与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反应,而不与α和β毒素反应。13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_1亚类,经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 测定,13株单克隆抗体中,12株具有中和ε毒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仔猪副伤寒弱毒通气培养冻干苗口服免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仔猪副伤寒是对仔猪危害较大的传染病,1967年我国推广使用房晓文等人研究成功的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对于预防该病起了良好的作用。但由于使用大扁瓶琼脂培养法生产,劳动强度大,产量受到限制。1973年改用反应缸液体通气培养制苗,有些  相似文献   
5.
仔猪红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北京地区发生仔猪红色稀便为主的腹泻,造成大量死亡。据调查,黑龙江、湖北等省也有类似疫病存在。经实验室诊断确认为魏氏梭菌C型引起的肠毒血症。根据临床特点和养猪人的习称命名为“仔猪红痢”,并研制成功仔猪红痢菌苗。匈牙利、丹麦、美、英等国早已有此病报告。近年,尼日利亚人报告魏氏梭菌A型在幼龄仔猪和断奶猪引起严重腹泻性疾病。日本人报告魏氏梭菌C型与鞭虫混合感染,造成巨大损失。国内养猪界对此应有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建立了分泌抗C型魏氏梭茵贝塔(β)毒素和D型魏氏梭菌艾普塞隆(ε)毒素单克隆抗体(Mc Ab)的杂交瘤。鉴定表明杂交瘤的分泌性稳定。产生的Mc Ab化学组成单一,特异性高。根据Mc Ab很少有类属反应,与相应抗原结合力强的特  相似文献   
7.
小鼠SP2/0骨髓瘤细胞和用产气荚膜梭菌ε类毒素免疫BALB/C鼠的脾细胞,以PEG为融合剂进行融合,获得分泌抗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3株,经鉴定,杂交瘤所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在ELISA中均特异地与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反应,而不与α和β毒素反应,13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类,经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测定,13株单克隆抗体中,12株具有中和ε毒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采用抗ε毒素单克隆抗体,羊抗β毒素IgG和羊抗α毒素IgG为吸附抗体测定产气膜梭菌毒素的Dot-DLISA,8株参考菌株的除菌含毒素培养液和8份加入已知含毒素培养液的肠内容物经Dot-ELISA、小白鼠致死试验和小白鼠中和试验测定,结果完全一致,由于该法采用纯化抗体吸附抗原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非特性反应的发生。不仅可以进行培养液中毒素的测定 地检出加和肠内容物中的毒  相似文献   
9.
<正> 用杂交瘤细胞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纯度极高,具有对一个抗原决定簇发生反应的特异性。这是因为分泌抗体的B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SP~2/O)杂交时,只能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与SP~2/O细胞结合成杂交瘤,分泌该种抗体。一次杂交可以得到分泌不同抗体的杂交瘤。通过克隆化把它们分离开后,即可用来生产不同性质的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中培养,传代,冷冻保存和复活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发展极快,目前已出现规范化的系统装置CYTOSTAT。这个系统可以连续培养杂交瘤细胞,只需不断添加培养液,也可以随时取样测定抗体滴度和收取抗体。  相似文献   
10.
<正> 鸡新城疫病毒血球凝集抑制(HI)的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作为抑制终点指示剂的红细胞(RBC)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除品种、年龄、性别之外,不同供血鸡RBC对血球凝集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都有类似经验。M.BrughJr.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