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从上海地区富含油性的土壤中,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以罗丹明B为指示剂的平板进行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产脂肪酶菌株51-43。通过对51-43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18S rDNA特征片段比较分析,初步确定51-43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51-43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2.35%,小麦粉1%,K2HPO40.1%,MgSO4.7H2O 0.05%,CaCl20.01%,NH4Cl 1%,Tween-80 0.5%,橄榄油1%,pH 7.0。此培养基在28℃,16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2 h,脂肪酶水解活力达到19.28 U/mL,是初始发酵培养基条件下所得脂肪酶酶活的2.21倍。  相似文献   
2.
根据pH-stat法,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水解所需的底物浓度、pH值、温度、加酶量等试验条件,对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牛乳酪蛋白的水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3%、pH 8.5、温度55℃、加酶量为20μl,在此条件下酪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7.05%.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酪蛋白水解产物作为人类的功能食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的最适条件,以海藻酸钠为栽体,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的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底物浓度及反复利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适固定化条件如下:3%海藻酸钠、2%CaCl2、固定化时间2 h.固定化酶的最适pH 7.0、最适温度30℃、最适底物浓度0.01 mol/L,反应进行5次后一半酶活损失.研究证明海藻酸钠法固定化酪氨酸酶转化邻苯二酚效果好,实用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Folin—Ciocaheu比色法测定杨桃的多酚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Folin-Ciocaheu(FC)比色法测定杨桃提取液中总多酚的含量,确定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FC试剂浓度为1:1,Na2CO3溶液浓度为7.5%,在25℃下反应30 min,杨桃多酚浓度在0~80μg/mL时与其吸光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操作简单、结果重现性好,证明FC比色法可用来测定杨桃提取物中总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群金  衣杰荣  丁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187-7189
[目的]研究微波法提取杨桃渣中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波提取法,通过单因素研究了5个因素对杨桃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杨桃渣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物料粒径30目,微波功率560W、60%乙醇浓度、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S、提取2次可得到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效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微波提取杨桃渣多酚的影响顺序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功率;微波法从杨桃渣中提取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物料颗粒30目、液料比1:70、微波功率700W、提取时间60S,在此条件下从杨桃渣中提取的多酚浓度可达18.725mg/g。[结论]微波辅助萃取具有提取率更高、所需时间短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从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食品化学课程建设实践探索,分析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黄瓜种子为材料,建立了免疫磁珠结合RT-PCR直接检测种子携带病毒的高灵敏度方法.结果表明:当磁珠的包被单克隆抗体浓度为1.5×10-5mg/mL时,可检测到的最低抗原浓度为7.813×10-3mg/mL,相当于8 ng种子中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免疫捕获RT-PCR(IC-RT-PCR)的灵敏度高出8倍.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经酶水解得到的多肽往往带有较明显的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为优化牛乳酪蛋白的酶水解条件,采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协同对牛乳酪蛋白进行水解,得到了Alcalase AF 2.4 L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底物浓度2%、pH值8.5、温度为55℃、加酶量为20μ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