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晶  袁传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43-145,149
以α-V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制备α-VE分子印迹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制取α-VE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一系列表征试验分析表明该α-VE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良好.该试验为α-VE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也为很多复杂成分中分离α-VE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率。[方法]以榨油后的油茶籽饼粕为原料,利用酶水解与传统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考察了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果胶酶对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对提取工艺中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中性蛋白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的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20 min、加酶量2.0%,此工艺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15.66%,是优化前得率7.65%的2.05倍。[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是一种有效的油茶籽饼粕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经传统水提醇沉与DEAE-52型柱层析纯化后获得2组分盐洗油茶籽粕多糖,即为CCPA(0.3 mol/L NaCl)和CCPB(0.5 mol/L NaCl),对其进行基础结构表征,并通过动物试验对小鼠的肠道代谢和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CPA的分子量为7.02×104Da,半乳糖醛酸含量较高;CCPB的分子量为2.46×106Da,阿拉伯糖含量较高。CCPA和CCPB的干预均能增加小鼠粪便水分含量,而降低pH值和氨含量;均能增加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及丁酸的含量,且CCPA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均能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比例,增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油茶籽粕多糖能够改善肠道代谢,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定向开发多糖类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