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太湖着生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4月—12月选取太湖湖泊的草型、藻型及过渡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湖泊中着生藻类的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种群分布上,着生藻类以绿藻门(44.74%)最多,硅藻门(34.21%)和蓝藻门(18.42%)次之,黄藻门(2.63%)相对较少,各采样点的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硅藻门。在季节分布上,着生藻类以春季种类和数量最多而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藻型湖泊区域的种类明显少于草型和过渡型区域,而数量分布为藻型湖泊>过渡型>草型。根据各种藻类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响应情况,在太湖不同区域筛选出不同的生态敏感指示着生藻类。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模型计算、类比推算以及取样监测的方法,对江苏省丹阳市新桥镇水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苏南工业型小城镇的水污染源现状,为这一类小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显示,该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源包括电镀工业排水、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农田氮磷径流、镇区地表径流,其中电镀工业排水属于重金属污染类型,其余4种同属于营养盐和耗氧物污染类型。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后4种污染源及其排放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水稻季节农田径流大于小麦季节,导致稻季和麦季各污染源排序不同,稻季为农田氮磷径流>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镇区地表径流,麦季为镇区生活排水>农村生活排水>农田氮磷径流>镇区地表径流;全年污染物排序均为COD>总磷>总氮>氨氮。通过对新桥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小城镇工业排水污染是否严重,主要与其支柱产业类别有关;小城镇镇区生活排水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大于农村生活排水,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这种趋势必将继续发展;镇区地表径流对水体的污染负荷很小。由此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小城镇水环境污染源的调查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室内利用MA培养液进行藻类增长潜力(AGP)试验,考察了不同有机配体(EDTA、NTA和DTPA)与Fe^3+形成的配合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e-EDTA、Fe-NTA和Fe-DTPA均能显著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提高Fe的生物可利用性,但三者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Fe-NTA能显著提高叶绿素a含量,Fe-EDTA和Fe-DTPA对提高叶绿素a含量不明显,3种有机配合态Fe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影响大小为Fe-NTA〉Fe-DTPA、Fe-EDTA;Fe的有机配合态比羟基配合态更有利于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太湖水/沉积物界面固着藻类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至2005年4月分别选取太湖湖泊的草型、藻型及过渡型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湖泊水/沉积物界面中固着藻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种群分布上,硅藻门(53.85%)和绿藻门(34.62%)最多,其次是蓝藻门(7.69%),而裸藻门(3.84%)相对较少,各采样点的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硅藻门;在季节分布上,夏季和秋季种类和数量较多,冬季最少;在空间分布上,草型湖泊在全年(6月份除外)的藻种类和密度居多,过渡型湖泊次之,藻型湖泊最低(11、12月份除外)。另外,在藻型湖泊(站点3)中发现了越冬的微囊藻。根据各种藻类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响应情况,在太湖中不同区域筛选出不同的生态敏感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5.
有机配体对铜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利用MA培养液,研究了在0.5mg·L^-1铜的胁迫下,不同配体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vginosa)的生长、叶绿素a含量及铜在细胞内外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EDTA、NTA和DTPA均会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EDTA可显著增加藻类的生长速度,NTA和DTPA可延长其对数生长期;3种配体的存在均显著增加了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其中EDTA的促进作用最大,NTA和DTPA次之;EDTA显著降低了铜绿微囊藻胞内和胞外富集量,NTA次之,而DTPA对Cu^2+的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