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消费水平偏低,是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我国2000—2011年相关数据,对政府转移性支出在促进农村消费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财政转移性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特征,随着转移性支出的增长及其到达某个点时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当超过这个点后,其影响程度将减缓。因此,要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作用,并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调整支出范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税费改革以来,安徽村干部在职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探究他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有利于发挥村干部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提高我省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流域经济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有着独特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造成了流域农业发展的不利地位。结合流域经济的内在矛盾,探讨在流域经济内在矛盾视野下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从制定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政策,加强流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水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来化解流域经济内在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村干部传统职能的逐渐削弱,安徽省村干部面,临着角色困境,致使部分村干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村干部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与农民联系最为密切的基层领导者,破解其角色困境,有利于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模式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我国学者从国外经验总结、政策导向、以及经济工具应用等方面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该理论进行梳理,对于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从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对我国农村目前公共物品供给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