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采用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杨直角叶蜂[Stauronematus compressicornis(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解剖镜对杨直角叶蜂的不同虫态进行了显微观察。杨直角叶蜂在廊坊1a发生8代,卵期4d,幼虫孵化后取食为害,幼虫期10d左右,蛹期较长为15d,成虫寿命达3d。  相似文献   
2.
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寄生作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桑天牛卵啮小蜂对桑天牛卵的寄生作用,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在室内测定桑天牛卵啮小蜂寄生后桑天牛卵内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桑天牛卵内的蛋白质图谱变化顺序被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生改变了,尤其是前3d的蛋白质条带变化比较显著,寄生1d的桑天牛卵内比未被寄生的卵内多出3条谱带,分别为200kD、170kD和150kD,到寄生2d时又一起消失了;与此同时又新出现1条小于43kD的蛋白质带,该带到第10天时仍然存在;这表明前3d是寄生作用的关键时期,出现一些特异性蛋白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掌握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各虫态的发育情况,显微镜下观察桑天牛卵啮小蜂的胚后发育,并采集图像。桑天牛卵啮小蜂卵期只有1 d,寄生桑天牛卵2 d时可见初孵幼虫,体小透明,卵圆形,淡黄色;寄生3~5 d时,幼虫逐渐变长呈梭状;寄生6~10 d时,体中部膨大尾部渐尖,分节明显,共13节;寄生15 d时,体色逐渐变白,体内已呈黑色;20 d时开始化蛹。雌蛹体长1.80~3.70 mm,雄蛹体长1.60~2.80 mm,预蛹乳黄色,近椭圆形。寄生30 d时,腹部、头部均变黑,触角展开,即将羽化成蜂。  相似文献   
4.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安全且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有孤雌生殖现象,其后代几乎为雄性。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一类共生菌,参与多种调控寄主的生殖活动机制。通过对外膜蛋白基因(wsp)、细菌细胞分裂蛋白基因(ftsZ)和核糖体16S rDNA基因的特异性扩增,在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的DNA中分别扩增出约600、1000和900 bp的片断,验证了米蛾体内已感染了Wolbachia;而在桑天牛卵啮小蜂的DNA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断,表明Wolbachia在桑天牛卵啮小蜂体内未被感染或感染率极低。  相似文献   
6.
危害白蜡属Fraxinus Linn.林业有害生物日趋严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危害白蜡属植物害虫55种,分属于5目38科52属,其中以半翅目、鳞翅目昆虫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6.4%和32.7%;病害17种。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技术,以期帮助林业技术人员和林农解决白蜡属植物种植、养护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问题。  相似文献   
7.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苗木质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假植苗的生长指标、水分状况、营养状况、原生质膜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扦插的苗木生长最快,但苗木分化较大,苗高变异系数达到33 17%,基茎变异系数达到40 04%。随着时间推移,苗木生长量降低,但变异系数减小,苗木生长也变得较为整齐。在自然状态下,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保水能力存在差异,扦插越早的苗木保水能力越强,越冬受低温伤害越轻。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失水后恢复生长能力也存在差异,5月份苗木质量较好,在失水5d后仍具活力。  相似文献   
8.
代谢组学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又称代谢物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产物谱变化的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它借助高通量、高灵敏度与高精确度的现代分析技术,分析细胞、组织和其它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唾液和体液中内源性代谢物整体组成并通过其复杂的、动态的变化,从整体上反应代谢物图。  相似文献   
9.
miRNA(全称microRNA),是一类保守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长度约22个核苷酸(nt),由约70 nt的前体miRNA(pre-miRNA)经Dicer酶剪切而来。miRNA虽然微小,但它在真核生物发育和基因表达中可以通过与靶mRNA形成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从而发挥基因调控作用。miRNA在动物体发育、激素分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死亡、肿瘤形成等各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miRNA的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分别属于河北、山东、湖北3个省区的6个桑天牛卵啮小蜂种群进行了遗传关系的分析。根据扩增结果构建了种群间的聚类树状图,山东泰安种群与河北各种群聚为一类,并与河北易县种群为同一亚类,其结果与形态学上的分类有些不同。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的结果显示,泰安种群与河北和湖北种群都有差别,与形态学分类的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