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粳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研究是我院重点研究的领域和优势学科。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都获得了丰硕成果,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十五”期间选育的高产、多抗中熟晚粳品种甬粳18,获得了2001年度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甬粳18能成为“十五”期间宁波市乃至浙江省晚粳稻的主栽品种,因其具有如下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2.
甬糯34系宁波市农科院在1998年秋用(甬粳24/台93~26)F6的株系作母本,嘉63作父本杂交,经5年8代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经区试和生产试验,在产量、抗性、米质、抗倒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舟山、宁波及生态同类地区作单季晚稻手栽或单季撒直播栽培,也可作连晚手栽。现已在舟山、宁波等地示范150hm^2。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棚栽培鲜食榨菜关键技术是选择早熟、优质的品种甬榨4号、瑞安香螺种,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好、排灌良好的地块建大棚,9月中旬穴盘育苗,10月上旬幼苗3叶1心时带土定植,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加强通风、保温和增加光照管理,注意及早及时防治软腐病、霜霉病、菜青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中旬浙江东部沿海一带晚粳稻发生大面积生理性青枯病,仅宁波市发病面积就2.65万公顷以上,占21%,减产一成以上。减产主要原因是千粒重降低约11.5%, 每穗实粒减少14.9%。品种之间差别很大,轻重不一,乳熟后根系活力差,水分供求严重失衡的品种发病重;过量施用氮肥和搁田过重会加剧青枯倒伏;早播和生育期短的品种也易青枯。  相似文献   
5.
中熟晚粳甬粳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粳18属中熟晚粳,全生育期139.1d,半弯穗,穗大粒多,秆粗剑叶挺,叶鞘包节,后期青秆黄熟,根系活力强,功能叶寿命长。抗稻瘟病、生理性青枯病、纹枯病,抗倒伏能力显著好于对照品种宁67。米质与秀水11相仿。作连作晚稻手栽、抛栽,作单季稻手栽、撒直播远适宜。栽培上重点是培育壮秧和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6.
7.
甬紫薯1号是新选育而成的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种薯萌芽性好,苗期长势旺,株型匍匐略半直立,茎呈绿带紫色,主蔓长2.5 m左右,较粗壮,分支数约6个;叶心形,叶色绿带紫,叶背的叶脉紫色较明显;薯块纺锤或长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浅紫色,薯块横切,薯边有白色环状形,表面光滑;结薯集中,平均单株结薯3.5个,大薯率占60%,中薯率占30%,小薯率占10%,平均667 m2产量2 040.2 kg;薯块干物率33.9%,商品性较好,口感粉,适合加工和鲜食。667 m2适宜种植密度3 000~3 500株;施肥宜控氮增钾,防止徒长,注意防治软腐病。甬紫薯1号综合抗性好,适宜在浙江种植。  相似文献   
8.
用弯穗型、抗病、丰产的丙89-84作母本,用秆硬、直穗型、谷黄叶青的甬粳33/甬粳23作父本,育成源大库大半弯穗产量高、抗病、抗倒、米质好、多用,又突出抗生理性青枯病的甬粳18。通过跨地区实施丰收计划、开展高产竞赛、高产示范能加速品种的推广。创新点是:抗生理性青枯病,半弯穗类型,可作连作晚稻抛栽。  相似文献   
9.
1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宁波市以农民培训为抓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做法、成效和体会,并提出深化优秀农民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