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MICAPS提供的各种气象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12月29日到30目的大风强降温过程做了诊断分析发现;这次过程主要受高空500hpa上蒙新高地的东移冷槽、地面冷锋、冷高压系统影响,欧洲和T213对高空和海平面形势场的预报都较为准确。物理量场上宁夏大部分基本上在负涡度区、正垂直速度区,降温前暖平流明显,气温回升,预报工作中对冷空气强度和位置把握的不够好。  相似文献   
2.
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建设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系统获取长期、连续、多尺度、多要素的自然资源观测数据,为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科学支撑。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典型观测站网建设现状;简述了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站网基本定位、建设原则、架构设计、建设目标及重要进展;探讨了“空白添建,自建为主”“高位嫁接,融合共建”“需求牵引,政府支持”“成果转化,企业参与”和“调查-监测-观测一体化”5种建站模式,重点介绍了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示范成果,并针对如何贯彻“绿色”和“共享”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新时期观测站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选用宁夏六盘山区5个代表测站自建站以来至2010年的各月暴雪资料,利用回归分析、谱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六盘山区暴雨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六盘山区暴雪站次数在山顶最多,东麓次之,西北侧最少;年暴雪总站次呈线性减少趋势;4和10月是暴雪多发的月份;由雨夹雪转雪造成暴雪的站次数最多;年暴雪站次时间序列变化较为剧烈,发生了多次突变。百年一遇的日暴雪极值推算出现在北侧的固原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固原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方法]综合利用常规观测数据、数值预报产品和和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固原市2011年8月25日一次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结果]高空冷块、低层暖温气流和低空切变线是这次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旺盛的上升运动以及低空暖气流和水汽供给为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动力条件。冰雹指数(HI)是预报(固原)冰雹天气的有效的雷达指标。反射率因子和VIL与冰雹天气关系较密切。[结论]该研究为今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以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青薯9号产量及商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的产量及商品性状有显著的影响,在固原市青薯9号的最佳播期为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6.
该文基于2010—2014的5年间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调查数据和水质监测结果,对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变化趋势和成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探讨,分析了水源地环境管理中存在的新老问题,并提出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国家基本站历年气象资料、1985~1986年地膜玉米秋季分期覆膜播种、10月份有效降水出现后分期覆膜播种、吹风机风力模拟实验资料等研究宁夏西吉秋覆膜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模拟了秋季覆膜前与作物生育期降水适宜度分析模型,对秋季覆膜前有效降水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模拟了秋季整地覆膜期温度适宜度模型、不同覆膜时问水分动态变化最佳播种期适宜度函数、出现有效降水后不同时间最佳覆膜期保水效益、秋覆膜的抗风性能函数,这些工作对开展秋覆膜气象服务及农用天气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处于半干旱区的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区域植被生长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近40年来7~9月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期,11月~次年2月平均月降水量在20 mm以下。近10年间3~6月相对湿度大减。这些因素使得六盘山植被区仅在六盘山和南区的阴湿区有较好植被保存,而中北部近于祼地;夏季在生长旺盛季,雨水充沛,温度适宜,森林和草原以及种植区的植被生长最好;秋季植被首先从北部退化,六盘山及东侧附近植被的季节性退化比西侧要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