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花蒿新品种选育现状及其系统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和FDA列为抗疟疾一线药,而目前青蒿素只能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提取.育成的高含量青蒿素单株其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分离,表现多样化.介绍了国内外对黄花蒿品种的选育途径及现状.通过2010-2013年4年系统选育,已育成一批好苗头株系,株系群体青蒿素含量由选育前平均含量0.471%提高到0.800%~0.972%,生物学特征特性也趋于稳定一致,并在黄花蒿原料基地小面积示范得到验证,同时选育出青蒿素高含量株系40#-30-08-18,青蒿素含量高达1.945%,取得了阶段性育种成果.  相似文献   
2.
鄂青蒿1号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青蒿新品种。[方法]根据育种目标和对青蒿野生资源特征特性的研究,采用派生系统法和集团混合法对青蒿植株类型进行定向筛选,对中选群体进行纯化和性状鉴定,对通过鉴定的纯化类型进行多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青蒿野生资源主要有7个表现型,经过连续定向筛选与纯合,群体纯度达到95%以上。在10个参试品种中,QJSW-2的平均产量为4 226.7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参试品种,其产量变异系数小于5%,在各参试点有较强的适应性;QJSW-2青蒿素含量为10.708‰,群体纯度2年平均值为97.0%,其株型为塔形,平均株高180.0 cm,单株分枝数105.0个,全生育期247 d。[结论]QJSW-2通过了品种审定,被定名为鄂青蒿1号。  相似文献   
3.
<正> 马铃薯与玉米套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目前,中国西南山区套种方式繁多,究竟何种套种方式最好,过去缺乏系统研宄。1988~1989年我们选择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态条件的地区设置试验点进行试验,目的是找出最佳套种方式。 1 试验经过试验地点是鄂西山区,分设低、中、高海拔3个试验点。各试点1988年气候正常,1989年多雨高湿,导致晚疫病流行。从自然条件看我国西南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试验设计包括了西南山区目前采用的各种套种方式,均以双行马铃薯与双行玉米套  相似文献   
4.
对湖北省恩施州白术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恩施高硒区土壤、水及几种植物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对样品进行消化,采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对湖北恩施高硒区的土壤、水及几种植物的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为20.8164mg/kg,溪水硒含量为0.0335 mg/L,植物样品硒含量最高的达192.2450mg/kg.该方法硒的检出限达到2 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56%,相关系数大于0.9990,线性范围为0~80 ng/mL,加标回收率在93%~103%之间.  相似文献   
6.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播种育苗技术操作规程阐述了三叶木通的播种育苗、种苗保存和运输等全过程,侧重规范了三叶木通播种育苗中种子处理、发芽箱制作、种子催芽、苗床选择与耕整、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苗龄划分、种苗分级、起苗方法、运输与保存等关键技术环节。旨在为恩施州及周边地区三叶木通播种育苗提供规范化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7.
1 前 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于鄂西南 ,属武陵山区 ,跨东经 10 8°2 3′12″~ 110°38′0 8″ ,北纬2 9°7′10″~ 31°2 4′13″ ,东邻宜昌 ,南界湘西 ,西连重庆 ,北接神农架林区。海拔高度 66 8~ 30 32m ,为典型的立体农业。随着海拔升高 ,气候越趋冷凉 ,马铃薯种植面积也越大。全州马铃薯栽培面积在 11 6万hm2 左右 ,95%以上是与玉米套种。马铃薯产量占夏粮产量的 75% ,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 4。马铃薯的丰歉直接关系到稳定解决农民的温饱和养殖业、加工业的发展 ,故此在农业生产上和农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8.
恩施地道药材GAP基地建设与药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AP认证的发展历史、恩施药业产业基础、基地建设现状以及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恩施地道药材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腋芽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光照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不同浓度配比以及MS、1/2 MS、1/4 MS培养基分别进行初代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培养、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生根培养,并炼苗移栽。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2 MS+1.0 mg/L 6-BA+0.3 mg/L NAA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1.5 mg/L 6-BA+1.0 mg/L NAA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为9.5倍;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2MS+1.7 mg/L 6-BA+0.2 mg/L NAA的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倍数为4.5倍;生根培养基1/4 MS+0.75mg/L NAA的生根率为96.7%,生根平均数为8.2条/芽,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1.5%~93.0%。通过该方法进行白术种苗繁殖,有利于向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输送优质种质资源材料,丰富白术基因库,便于白术优质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高育种水平与药材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2016-2017年在恩施市红庙试验基地结合传统免耕、深耕优点,采用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差异。结果表明,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深耕、旋耕相比,耕层优化双行匀播技术施作可使小麦产量增产10.64%和15.76%,同时可使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提高7.82%和9.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