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通过审定的广西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为扦插材料,探讨不同的生根处理方法和扦插月份对扦插生根效果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处理的穗条,其生根率、成活率、根系数量及整齐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ABT1和IBA处理的穗条根系萌发最快,根系萌发时间均为22 d,比对照提前13 d;ABT1处理的穗条生根率(97.8%)和平均根系数(4.2)最高,整齐度最好,其次为IBA;ABT1、IBA和NAA处理的穗条成活率分别为97.8%、97.2%和93.1%,对照成活率为81.5%;杉木扦插苗培育的最佳扦插时间为3~5月。  相似文献   
2.
福建第3代杉木种子园子代在广西造林的早期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第3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子代林在广西前3年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以探究福建种源在广西造林初期的适应性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子代林生长量在不同试验点及不同林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年生子代林在广西整体表现为林分胸径与单株材积均显著高于对照。3年生子代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为3.57 m、4.46 cm和0.004 m^3,分别高于对照5.04%、11.66%和26.89%。子代林在广西生长表现良好,生长优势明显,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的造林效果较好,可为广西进一步开展杉木育种研究和良种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优质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3.
4.
为探究杉木不同家系间木材品质的变异规律,于2015—2019年在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以9个31年生杉木家系为试验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6项杉木木材品质评价指标进行质量分析和种质筛选。结果表明,31年生杉木木材材性和生长量在家系间差异均显著,各杉木木材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一定相关性。31年生杉木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树高、胸径、材积均值分别是2750.51μm、33.27μm、84.93、26.36 m、18.43 cm、0.398 m3。聚类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5.0处,9个参试家系可分为3类,类群Ⅰ杉木生长量表现最优,类群Ⅲ杉木材性表现最优。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木材品质优良的3个家系是SM8、SM3和SM4,3个家系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树高、胸径、材积均值分别为2859.82μm、34.20μm、85.91、28.22 m、19.67 cm、0.465 m3,可为杉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提供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杉木种子园嫁接成活率,延长种子园嫁接施工时间。[方法]开展杉木无性系嫁接繁殖技术研究,探索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保存率、正冠率、嫁接口愈合时间、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及早期结果母树数量等因子的影响。[结果]不同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保存率、正冠率、愈合时间、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影响不同,最佳嫁接方式为春季顶芽嫁接,其次为秋季顶芽嫁接。采用春季顶芽嫁接法母树嫁接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60 d,嫁接成活率85.00%,保存率80.83%,正冠率达98.96%,嫁接2年后平均树高1.68 m,平均冠幅1.03 m;不同嫁接方法对早期结果母树数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实际种子园建园工作中,适宜采取秋季顶芽嫁接及翌年春季顶芽补接的方法,以提高杉木嫁接成活率与种子园建园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