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021—2022年,贵州省印江县、思南县、德江县、遵义市等地进行了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蛙稻田选择不合理,蛙沟、防逃网、防鸟网、食台建设不规范以及农户在养殖过程缺乏稻田养蛙基本知识,对黑斑蛙疾病防控欠缺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黑斑蛙的关键技术,为贵州省山区稻蛙(黑斑蛙)综合种养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雪    包洁    赵前松    张小东    覃欢欢    梁正其   《现代农业研究》2022,(7):108-110
为了研究黑水虻对餐厨垃圾的处理效果及不同比例对黑水虻幼虫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黑水虻幼虫对不同 比例餐厨垃圾消耗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根据黑水虻生长期,对餐厨垃圾处理分为了4 个阶段,试验在第3 阶段 时,与餐厨垃圾占比60%相比较,餐厨垃圾比例为20%、40%时,黑水虻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与80%相比差异 不显著(P > 0. 05);当餐厨垃圾比例为60%时,黑水虻日增重最大,有70.33mg,餐厨垃圾比例为80%时日增重最低为 27.165mg;餐厨垃圾比例为0%~20%,黑水虻幼虫  相似文献   
3.
2021年3月-2023年3月,为了准确地对粗须白甲鱼的形态种质标准还和系统分类研究,测量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框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背鳍是iV-8,腹鳍是ii-8,臀鳍是iii-5,胸鳍是i-14-17,侧线鳞鳞式是47 6/4(V)49,平均的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4.9、11.65、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3.16、2.4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该鱼的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适宜用幂函数表述,函数关系式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体长与肠长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式方程为M = 0.0193L2.9623(R2 = 0.9726)。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测量并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传统形态特征和现代框架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倍、4.90倍、11.65倍、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倍、3.16倍、2.40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体长(H)与体质量(M)的函数关系式为M=0.019 3H2.9623(R2=0.972 6),体长(H)与肠长(L)成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L=2.228 1H-5.426 9(R2=0.923 3)。  相似文献   
5.
田宏胤    梁正其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2023,(2):121-125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 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 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 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 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 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 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