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 ,推广蚕豆—西瓜 +春玉米—秋玉米栽培模式 ,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栽培技术如下。1 品种选择蚕豆选择市场俏销的日本大白蚕良种 ,西瓜可选择浙蜜系列、无籽西瓜及小西瓜等品种 ,春、秋玉米均采用鲜食型的浙玉糯 1号或苏玉糯 1号等。2 适期播种 ,合理施肥①蚕豆 :在 1 0月底前播种完毕 ,但不可早于1 0月 1 5日 ,过早播苗期易受冻害 ,采用高畦直播法 ,畦宽 1m ,中间开沟施肥 ,每畦播两穴 ,每穴一粒种子 ,株距 40cm ,667m2 播 2 0 0 0株 ,667m2施腐熟农家肥 1 5 0 0kg ,或用进口复合肥 5 0kg ,覆…  相似文献   
3.
针对浙南新垦山坡地“开而难发”的生产实际以及新垦旱地的土壤,是出采取“三池配套”,实行园地间套,实施快速培肥高产高效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结果表明,运用集中坑式重施优质堆制底肥,实行园地间套经济作物,秸秆还地,实施“三池配套”等一系列技术,能快速培肥新垦山坡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保水蓄水能力,并大幅度地提高了新垦山坡地的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特种珍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属上乘营养佳品.近年来,很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养殖技术较有讲究,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发育于4种不同母质土壤施用硫肥对油菜产量影响的结果显示:(1)在缺硫严重的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上施用硫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普钙、S-95和硫磺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加81.4%、61.1%和51.7%;在中度缺硫的冲积土和红砂岩发育的红壤上,施用不同硫源虽然都有增产效应,但只有普钙的增产效应达到5%显著水平;在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的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上,只有在严重缺磷和施用磷矿粉的条件下,施硫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2)在供试的3种硫源中,普钙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最大,而S-95和硫磺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无显著性差异;(3)硫肥基施的增产效应要优于追施的增产效应;(4)红壤地区,每公顷施用30~45 kg P2O5普钙的条件下,普钙中所含的硫通常已能满足油菜对硫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1 马铃薯双膜覆盖技术1 1 选用良种马铃薯应选用熟期早 ,产量高 ,适宜栽培的早熟品种东农 30 3和克新 4号。1 2 适时整地 ,施足基肥在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 ,播前耙细土块、整畦 ,畦沟宽 1 8m ,其中畦面宽 1 6m ,覆盖双膜后马铃薯不利追肥 ,必须在播种覆膜前施足基肥 ,以促使马铃薯根系充分发育以不断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一般在整畦前每 6 6 7m2 施腐熟畜栏肥10 0 0kg ,马铃薯播种时 ,每 6 6 7m2 在种穴中施复合肥 5 0kg ,再用猪粪 10 0 0kg盖种。1 3 适时播种马铃薯一般在 1月上旬播种。每 6 6 7m2 用种130kg左右 ,在…  相似文献   
7.
一、养殖场的设计与建造 (一)场址选择甲鱼有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喜静怕惊、畏寒怕热等特性,所以养殖场址应选择于向阳背风、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环境僻静、能植树遮荫以及饲料来源充足、方便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松阳县一改过去“麦稻稻、油稻稻”的种植模式,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迅速推广了再生稻——蚕豆种植模式。再生稻因其省工省本高效而深受农民欢迎,同常规双季连作稻相比,种植再生稻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净增200元,而冬季的蚕豆生产也因本县得天独厚的季节优势,可提早上市,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1999年,全县蚕豆平均亩产值达600余元,比种植小麦、油菜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0.
鹧鸪是一种集药用、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特种珍禽,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愈来愈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养殖设备及放养密度目前室内养殖鹧鸪以笼养为主。笼分三层,每层高0.5米、宽0.5米、长2米。每层分2格,每格养鸱鸪20只,一般每15平方米的房间可摆放6个笼,饲养600~700只。若养雏鸽,密度可加倍,养种鸪则减半。笼四周要用铁丝网严封,每层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