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子是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处理可以减少单株叶片数,促进出叶速度,从而提前抽穗,缩短育种进程。谷子在五叶期时,给予8h短日照光周期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遗传与环境互作的难点出发,通过高度不育系、显性核不育、光(温)敏不育性与环境中光周期、温度、光强、湿度的关系总出雄性不育的利用途径与方法,为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4.
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马铃薯喷施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与使用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为材料,选用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矮壮素,在马铃薯现蕾期、开花期、淀粉积累期喷施,对叶绿素含量、株高、产量及大小薯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植株生长期内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都可有效降低株高、提高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开花期喷施株型合理,鲜薯总产量和大薯产量最高。所有处理和对照相比株高降幅在16.1%~43.4%之间,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1.8%~36.5%,产量提高1.7%~35.57%。以50%矮壮素400倍液,多效唑675 g/hm2,在马铃薯开花期喷施,较不喷施的处理分别增产28.0%和35.57%。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冀张薯8号为材料,在现蕾期、开花期、淀粉积累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其叶绿素含量、株高、大小薯数和产量指标进行测定,以期明确马铃薯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最佳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株高最低;开花期喷施多效唑,叶绿素含量、产量最高;淀粉积累期喷施,效果最差.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是马铃薯喷...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7.
真核生物核基因组内含有大量的DNA重复序列,在核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真核生物几类重要DNA重复序列的特点和用途,并对其在物种起源和进化、染色体分子指纹图谱绘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染色体操作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8.
丸粒化处理对张杂谷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杂交谷子的机械化种植、降低播种量与生产成本、改善栽培环境,以张杂谷5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丸粒化处理对杂交谷子种子发芽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丸粒化处理后,平皿培养的杂交谷种子萌发启动期延迟、发芽率降低,但发芽集中度却较对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脯氨酸(Pro)含量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田间试验的杂交谷种出苗率都有所提高,两种条件下的试验结果都表明,肥料型丸粒化处理优于其他处理,说明丸粒化处理能明显加速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金莲花幼苗对不同强度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本文作者以4月龄的金莲花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了5个干旱胁迫水平,即田间持水量的100%、80%、60%、40%、20%,以正常管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水平上金莲花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还原糖、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脯氨酸与还原糖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时,含量越高;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趋势是干旱5 d干旱10 d干旱15 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的变化趋势,干旱5 d干旱10 d干旱15 d;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遗传与环境互作的难点出发,通过高度不育系、显性核不育、光(温)敏不育性与环境中光周期、温度、光强、湿度的关系总结出雄性不育的利用途径与方法,为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