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研究采用大区试验,以种植在草甸黑土玉米鑫鑫1号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秸秆还田基础上,设置深翻(D)和旋耕(S)两种耕作方式,以常规施肥量F为对照,设置减量20%的减肥处理(F1),在减量施肥基础上设两个生物炭添加水平2 500 kg·hm~(-2)(B1)和5 000 kg·hm~(-2)(B2),共8个处理,研究减肥条件下,生物炭与耕作方式对玉米氮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为减肥条件下玉米稳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减肥条件下玉米氮素积累和产量因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不同存在差异,深翻提高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产量,较旋耕分别增加6.23%~8.02%,0.16%~6.61%;减肥条件下配施生物炭提高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产量,深翻和旋耕条件下分别较减量施肥处理提高地上部氮素积累量6.24%和7.41%、6.10%和7.31%,提高产量8.95%和9.30%、10.21%和15.88%,且在深翻和旋耕条件下,B2较B1分别增产3.50%和5.14%。综上,在本试验减肥20%条件下,深翻和旋耕两种耕作方式配施高量生物炭(5 000 kg·hm~(-2))有利于提高草甸黑土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大蒜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石灰配施一定量的生物有机肥对大蒜生理形态、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改良连作土壤酸性、提高大蒜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浓度石灰配施生物有机肥,促进了大蒜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随着石灰量的增加,株高、茎粗和产量均显著增加,2014、2015年LOF2(200g·m~(2)石灰配施100kg·hm~(2)生物有机肥)的产量较不施肥(CK)分别增加了32.99%、53.09%;此外,各处理下大蒜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反之鳞茎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相对提高,LOF2的表现效果最为明显;由此证明,高浓度石灰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有效的改良连作障碍性土壤,达到提高大蒜品质和增加大蒜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草甸黑土团聚体稳定性对耕作与炭基肥施用的响应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阐明东北草甸黑土典型区域短期耕作深度及炭基肥料施入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2016-2018年连续3a翻耕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地上,设置深耕(DCF)与旋耕(SCF),配施有机肥(M)和生物炭(C),共6个处理:DCF、DCF+M、DCF+B、SCF、SCF+M、SCF+B。利用干湿筛法获得土壤团聚体6个粒级组,分析了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水稳性团聚体比例(water-stable aggregate,WSA)、团聚体破坏度(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PAD)、水稳性团聚体几何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以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和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Fe^DCB和Al^DCB)、无定性态铁铝氧化物(Fe^oxa和Al^oxa)。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施肥显著影响土壤团聚体组成,影响程度表现为旋耕>深耕,增施有机肥>常规施肥>增施生物炭。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质量分数在0.10~2.45g/kg之间,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除FeDCB外,DCF处理铁铝氧化物含量均高于DCF+B处理,SCF处理Aloxa含量显著高于SCF+M、SCF+B处理19.35%和12.12%;Fe^oxa和Al^oxa与>0.25mm团聚体、WSA相关性大于其他影响因素,Fe^oxa对变异解释贡献率为61.3%。土壤有机碳含量与<0.25 mm团聚体负相关,而与>0.25 mm团聚体成正相关,其贡献率为33.0%。Al^DCB、Al^oxa及>0.25mm团聚体的形成呈正相关关系,二者总贡献率为9.3%;铁铝氧化物及有机碳改变共同解释74.9%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粒级分布,铁铝氧化物单独贡献率为7.9%,有机碳组分单独贡献率为9.2%;综上所述,短期耕作与炭基肥料施入对土壤结构稳定性影响显著,SCF+M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模式,在草甸黑土改良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