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丝绸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而且是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在很多省份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蚕丝业在湖南省曾一度占有一定地位,后由于农民种养自主权的加大,粮棉油种植业的冲突,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加之本省后期加工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市场因素等诸多原因出现了滑坡.由于近几年全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蚕丝市场价格稳中有升,蚕桑生产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湖南的蚕桑业又呈现出恢复性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
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地区适用性宽、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业。目前蚕区已遍布我国26个省(市、区)1000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南省茧丝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湖南省在中长期内茧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任务及措施。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对促进湖南省茧丝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分生孢子;菌丝的生长温度为8~40℃,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55℃,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适合菌丝生长的pH为4.5~11.0,最适pH为6~7;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以上结果信息可供研究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和建立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云烟87为材料,分别在郴州和衡阳研究膜下提前移栽和抗寒剂处理对烤烟生长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提前移栽与抗寒剂处理对烤烟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存在地区间差异,对衡阳烤烟效果显著,对郴州烤烟影响较小;膜下提前移栽+抗寒剂处理(T3处理)对烤烟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改善效果较单项措施(T1、T2处理)好。提前5 d膜下移栽+抗寒剂处理增产增效显著,可在衡阳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蚕桑产业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地区适用性宽、有广泛社会基础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数量优势的传统种养业。目前蚕区已遍布我国26个省(市、区)1000多个县,有83.9万公顷桑园、1000多万户蚕农。由于栽桑养蚕劳动密集、生态环保、出口创汇,这项传统产业已成为若干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1“十五”前湖南省蚕业科研工作的回顾1.1蚕品种的选育湖南省家蚕品种选育工作起步较早,但其工作大多属于基础材料品种选育。自从进入70年代后,湖南省育种工作者根据本省自然气候特点,吸收各年代育种新技术,认真探索,不断创新,开展了实用性品种选育工作,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本  相似文献   
8.
两种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菜粉蝶和桑尺蠖2种危害湖南省蚕桑生产较严重的昆虫微孢子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探明在湖南省部分蚕区发生的菜粉蝶微粒子病自然发生率为46.7%,桑尺蠖微粒子病自然发生率为15.8%.将2种微孢子虫收集后做进一步实验,得知菜粉蝶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强、胚种传染性较弱、致病力极弱,对家蚕的饲养成绩影响极小;桑尺蠖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性特别强、胚种传染性极弱、致病力也非常弱,对家蚕的饲养成绩基本没有影响.目前在湖南省蚕桑生产中发现的微孢子虫与典型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存在显著差异,为昆虫感染而来的异型微孢子.  相似文献   
9.
湖南蚕桑发展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历史悠久。生产上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相关政策因素的制约,蚕茧价格的起伏波动,限制了蚕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基础、按区域化布局发展湖南蚕桑生产的思路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种类分布、鉴定评价和创新育种研究工作,提出了今后湖南省桑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创新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