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大型野生草食动物与家畜栖息地分布及其食物竞争状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青海省天峻县大型野生草食动物的生境状况,利用ENMTools对环境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9个主要环境因子用于建立模型,通过MaxEnt模型对天峻县的野牦牛(Bos mutus)、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岩羊(Pseu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和盘羊(Ovis ammon)6个物种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影响6种大型野生草食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平均气温日较差和海拔;天峻县6种大型野生草食动物适宜生境面积约为12 607 km2,占天峻县面积的48.51%,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各物种训练集(Training)与验证集(Tes data)AUC值分别为藏原羚0.936,0.915;鹅喉羚0.903,0.874;野牦牛0.934,0.911;岩羊0.946,0.821;藏野驴0.918,0.906;盘羊0.930,0.920,均达到了优秀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高寒嵩草草甸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及表皮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41种植物隶属13科34属;24种为果实,其中瘦果18种、小坚果4种、双悬果2种;以果实形态从植株脱离落入土壤是植物对寒冷气候条件的适应。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颜色以褐色、黄褐色、黑色为主,形状各异,以椭圆形、卵形、长圆柱形等为主。高寒嵩草草甸植物种子(果实)的传播主要依靠风力,很多植物的果实具附属物,另外,种子或果实大多质量较轻,41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千粒重平均为0.798g,有33种植物的种子千粒重小于1g,其中三脉梅花草和黑边假龙胆的千粒重仅为0.079g、0.085g。同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形态特征基本稳定,不同分类群的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具有明显的相异性,对分类具有参考意义;种子(果实)大小、形状和表皮饰纹影响种子(果实)的散布和萌发。对41种植物种子(果实)形态、表皮特征研究,可作为土壤种子库种子鉴定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对不同降温模式低温胁迫的代谢响应机制,本试验对其分别进行缓慢降温(Gradual cooling,GC)和骤然降温(Sudden cooling,SC)处理,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叶片代谢物,并比较2个处理组与常温对照组(CK)间的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在高加索三叶草叶片中共检测出894种代谢物;与CK相比,在GC和SC处理组中分别筛选出124个和139个差异代谢物(Differential metabolites,DMs);2处理组的DMs均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紫铆因含量仅在GC组中显著增加(P < 0.05),酪氨酸和新橙皮苷含量仅在SC组中显著增加(P < 0.05);γ-氨基丁酸、亮氨酸、组氨酸、赖氨酸、柠檬酸、矢车菊素和木犀草素含量在2处理组均显著增加(P < 0.05)。这些代谢物含量的增加可能是高加索三叶草适应低温胁迫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对不同降温模式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本试验以缓慢降温(Gradual cooling,GC)和骤然降温(Sudden cooling,SC)处理对其进行了胁迫处理。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了2个低温处理组与常温对照组(CK)间的转录组差异,并筛选了抗寒相关的基因和转录因子。结果表明:与CK相比,GC组和SC组中分别有8 020个和6 28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C组的DEGs主要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SC组的DEGs主要在淀粉和蔗糖代谢、倍半萜和三萜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通路显著富集。此外,2处理组共有的DEGs仅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显著富集;一些涉及淀粉和蔗糖代谢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在2种降温模式下均上调表达,可作为潜在的抗寒基因,如BAM3,BFRUCT1,SUS,GH3.1,SAPK2等。进一步分析发现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主要分布在AP2/ERF,ZFP,MYB等家族。  相似文献   
5.
沙棘、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总多酚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青海3种特色植物沙棘(Hippohae rhamnoides)、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的根、茎、叶总多酚,并分析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及不同植物同一部位的总多酚。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叶总多酚含量最高;同一植物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均差异显著;不同植物同一部位除沙棘与青海云杉叶总多酚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气候严寒,不利于引种牧草的生长和越冬.高寒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可选用牧草种类稀少,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需要豆科植物成分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本研究在江仓矿区引进高加索三叶草,为一种在耐寒、耐旱、耐涝和耐牧性方面均表现良好的根茎型豆科牧草.高加索三叶草在江仓矿区的主要引种表现为:高加索三叶草在江仓矿区越冬率很高,连...  相似文献   
7.
通过24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0种对白刺古毒蛾(Orgyia antiqua)具有优良防效的杀虫剂,即类产碱SC、10%天罗地网EC、25%黑光灯EC、4.5%氯氰菊酯EC、草毒蛾SC、2.5%敌杀死EC、3%金永安EC、5%速杀星EC、1.8%阿维菌素EC和10%金大地WP,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类产碱SC、草毒蛾SC、1.8%阿维菌素EC具有低毒、高效、持效期长等特点,可作为古毒蛾防治首选杀虫剂使用。10%天罗地网EC、25%黑光灯EC、4.5%氯氰菊酯EC、2.5%敌杀死EC、3%金永安EC、5%速杀星EC、10%金大地WP具有防效快特点,可与类产碱SC、草毒蛾SC、1.8%阿维菌素EC在古毒蛾暴发年份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天峻县是青海省海西州唯一的纯牧业县,预估放牧家畜在天峻县的生境适宜区,对合理放牧和保护大型野生草食动物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xEnt模型和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放牧家畜分布数据和主要环境数据,预测了天峻县放牧家畜(牦牛、绵羊、马)适宜区分布及其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距居民点的距离和距道路的距离两个变量对放牧家畜生境适宜区分布影响最为显著;天峻县牦牛的适宜区面积18 857.22 km2,占天峻县总面积的79.89%,主要分布在苏里乡、龙门乡、木里镇;绵羊的适宜区面积18 908.73 km2,占天峻县总面积的80.11%,主要分布在苏里乡、龙门乡、木里镇、舟群乡、阳康乡;马的适宜区面积13 690.18 km2,占天峻县总面积的58.00%,主要分布在龙门乡、舟群乡、木里镇。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的差异,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间牧草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含量差异显著(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DMD与C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NDF,AD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海拔高度(Elevation,ELE)与DMD,CP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NDF和ADF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青藏高原不同类型草地间牧草CP,ADF,NDF和DMD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ADF和NDF逐渐降低,而CP和DMD逐渐增高,牧草品质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专业知识学习是大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但像草业科学专业等农科类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结果导致专业知识面不广、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差、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低等问题。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依托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通过鼓励学生阅读专业文献、开展常用软件使用培训、创造机会参观和参加专业讲座了解专业知识的特殊应用、介绍专业领域研究前沿、让学生参与专业创新设计和技能比赛等多种途径和措施,使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挥更大的学习主动性,探讨了通过专业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