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制作玻片标本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胭脂蚧Dactylopius confusus(Cockerell)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显微形态特征及蜡泌物的超微形态。结果发现:1龄若虫,它的五格腺分布全身,管腺有少量分布;背刺为柱状或截锥状,呈带状分布。雌成虫,它的管腺分布整个腹面,五格腺在腹面末端成簇,在背面单个或成群分布;背刺散布全身。蜡泌物的研究发现:若虫背腹面均分泌丝状蜡,断裂后形成C型小蜡圈;背刺实为中空管,具泌蜡功能。雄茧是由蜡丝交织构成。雄蛹表面附着白色蜡粉。而雌成虫蜡被是由粗蜡管及其周围的细长蜡丝组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太原市不同区域国槐样本树1、2年生枝条韧皮部含硫量的变化。其结果显示,国槐对空气中硫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富集作用,在车、人流高密度区,枝条含硫量最高;从市区中心向郊外延伸,污染物在枝条内含量呈递减趋势。这恰好反映了城市硫污染的变化特点。通过几个区域对比又看出,硫化物在城市污染以居民区和市中心区为高,且甚于工业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病原菌防治害虫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2003年4月从山西省灵丘县下关林区油松林内采集的越冬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TsaietLiu幼虫的僵虫尸,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和鉴定后得到的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用2×108孢子/mL、2×107孢子/mL和2×106孢子/mL3种浓度的孢子液对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XiaoetZhang幼虫分别进行室内和林间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室内感染4龄幼虫校正致死率分别为83.37%、78.82%、62.05%,LT50分别为5.794d、6.237d、7.603d;感染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8.23%、59.1%、45.79%,LT50分别为7.244d、8.414d、12.274d;林间感染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26%、54.21%、38.23%,LT50分别为16.788d、19.187d、30.2d。结果表明靖远松叶蜂幼虫校正死亡率与白僵菌孢子液浓度呈正相关,与LT50呈负相关,与龄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绵粉蚧危害的花椒树对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9— 2 0 0 1年研究了山西太行山区花椒林受绵粉蚧危害后 ,花椒树对主要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的招引作用。结果显示 ,花椒树受害的新鲜枝梢对瓢虫的引诱率为 5 7 0 % ,未受害新鲜枝梢引诱率为 2 0 0 % ,用受害枝条水浴蒸馏出的馏分招引瓢虫的百分率为 37 0 % ,未受害枝条馏分招引瓢虫百分率为 10 3%。说明花椒绵粉蚧危害 ,可诱导树体挥发性物质发生改变 ,增加了对天敌昆虫的引诱作用 ,并且对瓢虫的引诱力随着受害枝梢量的增加而增强 ,它的诱导活性在受害后可持续约 2个月 ;采用GC MS联用仪分析比较 ,发现受害花椒枝梢的酯类物质明显增多 ,受害与未受害花椒枝梢的气相色谱图中有 15个峰位的化学组分相同 ,但受害的含量显著高。另有 9个峰位的组分在未受害枝梢中含量太低 ,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我省枣、柿大害虫——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的几种主要天敌,即1.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和红点唇瓢虫(Chilocorlls kuwanaeSilverstri)等瓢虫;七点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和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以及粉蛉等脉翅目昆虫。2.寄生性天敌主要是赛黄盾软蚧蚜小蜂(Coccophagus ishii Compere)和跳小蜂科之一种(Blasto-thrix sp.)。  相似文献   
6.
花椒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1年在花椒绵粉蚧Phenacoccus azaleae Kuwana发生严重的山西省盂县对该虫的天敌昆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发现绵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shoenherri (Westwood)、蚜虫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宽缘金小蜂Pachyneuton sp.、长盾拟金小蜂Eunotus sp.和荆腹拟金小蜂(Gastrancistrus sp.等5种寄生性小蜂类天敌昆虫,其中绵粉蚧长索跳小蜂是优势种,它1a发生2代,成虫出现于4月和6月,对蚧虫越冬期的若虫、春天出蛰的雌性若虫、雌成虫及卵均能寄生。在花椒纯林内对产卵期的蚧虫寄生率为8.7%,在花椒与农作物混种的林地,由于经常喷洒杀虫剂,寄生率只有0.56%。根据该小蜂在白蜡绵粉蚧上的高寄生率,提出从蚧虫多年发生区采集寄生蜂,释放到新发生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受鞘蛾危害后自我补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 ̄1998年研究了山西省五台山和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受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危害后,诱导树体自我补偿生长效应。结果表明,在3种受害等级林分内,几项补偿生长相关指标如鲜叶重量、针叶长度、针叶内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枝条生长的长度和粗度等,在中等受害区没有明显降低;相反,在某些时间区段还超过轻微受害的对照区。严重受害区的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区。因此认为,华北落叶松具有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虫性的一些规律比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该文以马尾松、油松、华北落叶松3种我国主要针叶树为对象,分析比较了3种松树在受松毛虫危害后,所产生的迅速诱导抗性和滞后诱导抗性;研究了取食相应的受害针叶后,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变化;探讨了松树诱导抗性对松毛虫种群动态的作用过程,总结了我国主要松树诱导抗性的一般规律,为分析松毛虫发生机理及松毛虫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柿树(Diospyros kaki Linn.f.)挥发物成分的变化对蚧虫的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吸引力的持续效应,应用3种剂量(20、100μL和200μL)的MeJA处理柿树,通过"Y"型嗅觉仪测试瓢虫的行为反应,并采用顶空收集和气质联用(GC/MS)分析挥发物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MeJA可以诱导树体挥发物成分发生改变,对瓢虫产生吸引力,其持续效应可达1d以上。而不同剂量的处理组之间存在差异,高剂量组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多,在处理后3h瓢虫的趋性最强,相应的α-蒎烯含量高达34.05%。处理3~5d后吸引力显著下降,α-蒎烯等化合物的含量也逐渐减少。因此,茉莉酸甲酯的连续应用可以招引更多的瓢虫来控制蚧虫。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2010,2011年苹果主产区运城苹果黄蚜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性最高,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敏感性最低,对7种杀虫剂敏感性顺序为:啶虫脒>吡虫啉>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马拉硫磷。通过2 a测定比较,运城地区苹果黄蚜对7种杀虫剂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辛硫磷的LC50值2011年是2010年的6.46倍。建议运城地区苹果园中限制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减缓苹果黄蚜抗性的发展,新烟碱类、菊酯类杀虫剂则要注意合理轮换使用,以延长其防治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