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明确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禾满)、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在南雄市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利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试验田进行施药,于叶瘟初发期及水稻破口前5 d各施药1次,测定各药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增产效应和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2%春雷霉素·三环唑悬浮剂、2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个不同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叶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47.50%~60.30%、穗瘟药后的病指防效在75.70%~79.44%,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最终增产率可达98.23%~103.59%,说明3个处理对稻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导致抗药性产生的风险,建议在生产实践中进行轮换施药。  相似文献   
2.
"更多水稻"是拜耳公司近年提出的水稻全程植保解决方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10%阿维·氟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60%吡虫啉SC种衣剂、70%丙森锌WP和70%吡虫啉WG为主的一套药剂组合方案,能够有效防控水稻生育期内主要病虫害,达到促进秧苗生长,增加稻谷产量,提高总效益的目的,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咪铜·氟环唑对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防治稻曲病、穗颈瘟常用的药剂组合40%稻瘟灵乳油+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为对照处理,设置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个剂量进行稻田施药防病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药剂处理的防效。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 d,喷施1次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制剂用量60 g/667m~2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效分别为82.65%、94.93%,为3个用量处理中最高,与对照药剂处理防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由尖孢炭疽菌引起的辣椒炭疽病是制约广东南雄辣椒产业的重要因素,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接种测定尖孢炭疽菌对不同种类辣椒的致病性,采用菌丝生长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对尖孢炭疽菌的影响。【结果】尖孢炭疽菌对指天椒、线椒、柿椒、螺丝椒、美人椒、黄皮洒椒、绿皮尖椒、皱皮椒、泡椒均有致病性,其中线椒对尖孢炭疽菌更为敏感,不需要伤口就可被侵染为害。适合尖孢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4~28 ℃,26 ℃时菌丝生长最快,30 ℃时产孢量最大;适宜生长和产孢pH 为5.0~9.0;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影响差异不大,但光照促进孢子产生。PDA利于菌丝生长,辣椒果煎汁培养基促进孢子产生;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和甘露醇利于病菌生长和孢子产生,蔗糖利于菌丝生长但不利于产孢。有机氮源牛肉膏培养基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结论】尖孢炭疽菌致病性强,可在无伤口下侵染线椒,其生物学特性与胶孢炭疽菌和辣椒炭疽菌存在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