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寻找有效提取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Quel)菌丝胞外酶的方法,为杏鲍菇等食用菌胞外酶的活性研究和生长规律提供试验依据,研究通过p H 4.8的柠檬酸缓冲液、去离子水2种处理方式提取杏鲍菇菌丝胞外酶,并通过测定8种胞外酶酶活来对这2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提取方式对杏鲍菇菌丝胞外酶的酶活有差异,其中,酸性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经酸处理酶活是水处理的2倍多;木聚糖酶和木质素降解相关酶类经酸处理的酶活也高于水处理,但淀粉酶和蛋白酶经酸处理酶活低于水处理。  相似文献   
2.
以毕赤酵母CBS 6054(Scheffersomyces stipitis)为试验菌株,用葡萄糖和半乳糖2种六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2种五碳糖分别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发酵试验,测定毕赤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糖消耗情况、产物乙醇生成情况,由此研究该菌株发酵不同单糖的能力以及对应的产乙醇的潜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葡萄糖和木糖的发酵能力较强,且两者发酵情况相当;发酵半乳糖的能力居中;发酵阿拉伯糖的能力较弱。乙醇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3.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 6.5,培养基中含麻骨50%、氮源30%、水分67.5%,且添加0.5%石灰粉、0.5%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1.0%;红麻骨培养基上的‘金杂19’出菇齐,生物学效率可达106.7%,‘长白201’出菇早,色泽好,生物学效率约为101.6%。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苎麻副产物含量、p H、含水量和添加剂等栽培基质对真姬菇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苎麻副产物含量50%、水分含量65.0%、p H 6.0、并添加1%的碳酸钙和1%的白糖时,栽培真姬菇的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158%以上。与对照棉子壳栽培效果差异不显著,表明苎麻副产物可以代替50%的棉子壳用来栽培真姬菇。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栽培食用菌的新原料和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本研究进行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以及生物学效率,研究了水分、pH值、钙盐、糖以及碳氮比对刺芹侧耳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红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中麻骨50%、氮源35%、水分67.5%,pH值为5.5,添加1%碳酸钙和1%蔗糖时用来栽培刺芹侧耳生物学效率最高。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红麻栽培刺芹侧耳产品的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粗纤维指标与棉籽壳培养基栽培的接近,但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因此,红麻副产物是栽培刺芹侧耳的理想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适合红麻纤维蒸气爆破预处理与酶解糖化的技术参数,开展红麻纤维气爆压力、保压时间、填料量等蒸气爆破预处理技术参数研究,并对蒸气爆破预处理后的红麻纤维进行浴比、酶解时间、酶种类、酶配比、酶用量等酶解糖化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麻纤维气爆预处理以填料量100%、气爆压力2.5 MPa、保压时间240~300 s的效果较好;红麻纤维酶解糖化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浴比(1∶5.00)~(1∶7.50),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配比2∶3,采用混合酶(1.50%纤维素酶+2.250%木聚糖酶),p H 5.0,糖化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丙酮酸脱羧酶和乙醇脱氢酶基因改造麻类脱胶优良菌株Ym68,以使其获得利用木糖发酵产生乙醇的能力。结果表明,虽然基因工程菌株PAP16的木糖利用率相对原始菌株Ym68差别不大,但明显提高了代谢产物乙醇。在5%木糖发酵试验中,原始菌株Ym68的木糖发酵液中乙醇含量低于0.2%,而改造后的菌株PAP16木糖发酵液的乙醇含量上升到1.6%。尽管此次基因改造可能影响了菌体表面特性,使得PAP16菌株容易形成凝聚而降低脱胶活性;但该菌株同时具备了脱胶预处理和产生目的产物乙醇两种性能,这对研究原料预处理和提高原料利用率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针对食用菌培养基质严重短缺和苎麻副产物直接晾晒干燥成本高、体积大、不便于长途运输等问题,进行青贮苎麻副产物栽培刺芹侧耳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刺芹侧耳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了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刺芹侧耳的适宜配方,并对产品品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培养基pH 为5.5,培养基中含苎麻副产物50%和水分67.5%,并添加1%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刺芹侧耳的效果较好,生物学效率达70%以上;与常规棉籽壳培养基相比,青贮苎麻副产物培养基栽培产品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30%,总糖和脂肪含量分别降低了24%和33%。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条件为养菌温度24℃,培养基含水量65%,p H值6.0;在棉籽壳、苎麻副产物以及麻蔸等主料中加入40%~50%菌渣后产生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7.59%、70.24%、71.02%,‘杏1’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其他2个品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再次利用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