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10个不同来源的杏鲍菇菌株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是:杏鲍菇菌株菌丝体生长速度为0.15~0.45cm/d;在菌丝体长势上存在差异;哈茨木霉与杏鲍菇菌种混合培养均出现死亡,而杏鲍菇菌丝体长满培养基后再接种哈茨木霉培养,只有Pe3菌株在加富PDA培养上死亡,其余杏鲍菇菌株上则无哈茨木霉生长。子实体产量为每袋0.154~0.260kg,生物学效率为20.53%~34.67%。子实体形态上差异显著,共分为5种类型:保龄形、细棒状、粗棒状、近保龄球形、粗棒状且长。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草菇菌株碳氮利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将供试草菇菌株在 - 18℃ (± 1℃ )和 4℃ (± 1℃ )下进行低温处理 ,并在 2 5℃下将经低温处理菌株对 6种碳源和 6种氮源的利用能力与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不同草菇菌株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低温使草菇菌丝复活时间延长、生长势减弱、生长速度减慢或丧失对部分氮源的利用能力。但邓庄V2 3 、DwV 1和白草菇等菌株经低温处理后 ,在部分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毛木耳主要栽培品种出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四川省毛木耳主要栽培品种及一个杂交菌株和一个省外引进菌株的栽培出菇试验 ,试验通过对平均产量鲜重的统计分析、形态特征比较、出菇早晚比较以及干重含量等特性的对照综合分析 ,发现杂交种 3 5菌株是综合特性最好的毛木耳菌株 ,产量高、耳片厚、出菇期早。黄耳 1 0号、781、红大耳、上海 1号、95 1和黄背木耳也是目前比较好的栽培菌株 ,但这些菌株的每袋鲜重产量与 3 5有显著差异 ,故其产量增加的潜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4.
姬菇杂交菌株遗传性状保持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姬菇杂交菌株F1代子实体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组织分离所得的菌株以及多孢分离所得的菌株从拮抗、菌丝生长速度、酯酶同工酶、出菇产量与子实体形态特征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姬菇杂交菌株遗传性状的保持方法。结果显示,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以及与出发菌株之间没有拮抗现象,多孢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及组织分离菌株出现拮抗现象;在菌丝生长速度上组织和多孢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差异都不显著;珊瑚期分离菌株和幼菇期菌褶分离菌株产量高,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出发菌株增产65.8%和50.8%,其它菌株与出发菌株差异不显著;组织分离菌株与出发菌株具有相同的酯酶同工酶酶带,而多孢分离菌株不仅具有出发菌株的酶带而且增加了1条新的酶带。所以组织分离方法可以较好地保持姬菇杂交菌株的遗传性状,并且选择珊瑚期和幼菇期菌褶进行分离有望获得更高产的菌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