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迷人的吼山自然风景区旁,有一位跨县经营的种植大户,名叫徐夏土。他勤于耕耘,又注重应用科技,去年早晚两季稻都获得了平均亩产4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每亩承包田利润超过300元,一年获净利3.5万元,成为绍兴县种粮大户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绍兴县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县是浙江省闻名的高产稻区、首批吨粮县之一,随着绍兴市、县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全县粮食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减少。自2004年以来,绍兴县粮食生产虽连续6年有恢复性增长,但粮食市场产需矛盾仍非常突出。因此,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和质量,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依靠科技进步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是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由绍兴市农科所研制而成的新型稻麦精量播种机,经我县1994~1995年早稻两年示范,以投资少、化工省、使用便、落子匀、产量增、效益高的优势,深受种粮大户的青睐。绍兴县自1994年率先在齐贤镇高泽村种粮大户娄关祥田里进行试验。7.5亩绿肥田早稻,用新型水稻精  相似文献   
4.
啤酒大麦经济栽培的目的,在于符合做啤酒原料的大麦良种,通过栽培技术改进,要求稳产高产的前提下,提高粒重,降低成本,减少投工量和能耗,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对象,以本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  相似文献   
5.
“稻-虾”轮作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农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绍兴县从2007年开始,在省、市、县农技推广基金会的资助下,把绍兴传统的种稻和养虾两大优势产业有机结合,把农田一年一作单季稻改制成"稻-虾"两作,2009年发展到"虾-稻-虾"一年三作模式。经过5年的试验探索,不但稳定发展了粮食生产,又大幅度增加了粮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6.
用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研制成的30%扫茀特乳油在早、晚稻秧田中进行化除,秧苗安全,使用方便,防效显著。据试验,对1叶1心期以内稗草防效可达95%以上,还能杀死多种杂草,并可使地膜育秧的播种、施药、复盖一条龙完成操作,因而受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绍兴县皋埠镇工农村种粮大户鲁王木,自1993年开始在该村承包粮田137.4亩,实行种粮与养猪相结合,经两年的艰苦创业和精心管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总产值37.39万元,除去各种费用,总收入达14.59万元,净获利4.61万元。鲁王木规模经营走上了致富路,归纳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9.
水稻旱育秧栽培具有早播、早栽、投入省、效益高、劳动强度轻等优点,可有效地防止低温烂秧,栽后起发快,有利早发、早熟、高产。我县经三年探索试验,平均亩产高达521.2公斤,比常规育秧亩增56.7公斤,增产12.4%。现将旱育秧育苗和大田栽培技术经验简介如下,供各地参考:1.旱地育苗技术:(1)选好秧地、确定面积。旱育秧场地要选择排水灵、土质肥、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稻田。按每亩大田25~30平方米面积留好秧地,一般每块秧地长10米左右,南北朝向,  相似文献   
10.
直播油菜机械收割及其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免耕直播油菜与机械收割相配套,具有成本低、花工少、效益好等优点,解决了油菜生产中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市场竞争力弱等瓶颈。绍兴县经过2004—2005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优势是省工节本,提高工效,操作简便,缓和季节,节省秧田,增产明显;生育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有效分枝少,单株角果少,全生育期短;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选用优质高产良种,重视搁田、割低稻桩,及早播种、合理定植,机械开沟、肥泥盖籽,两次化除、控制草害,科学用肥、防衰抗倒,防治病虫、减轻危害,机械收割、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