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了明确没食子酸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本试验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肪乳组、护肝片组、62.5 mg/(kg·bw)、125 mg/(kg·bw)和250 mg/(kg·bw)没食子酸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以20 mL/(kg·bw)脂肪乳剂连续灌胃8周。试验第4周,除对照组和脂肪乳组外,护肝片组给予30 mg/(kg·bw)护肝片溶液灌胃,没食子酸组分别给予62.5、125 mg/(kg·bw)和250 mg/(kg·bw)没食子酸溶液灌胃,连续4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脂肪乳组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脂肪乳组比较,没食子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  相似文献   
2.
检视我国农地征用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41-1043
征用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但不容忽视的是 ,现行制度设计存在很多缺陷 :如征地范围过宽 ,征地补偿较低 ,受益主体模糊 ,征用操作不规范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三农”难题的破解。因此 ,有必要对征地制度进行考量 ,并重新规制。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应用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伐桩微生物促腐的高效降解菌株,采用发酵纯培养方法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nuclear ribosomal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发掘鉴定了3株能引起较高竹屑质量损失率的腐生真菌;并通过降解真实底物和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了其降解竹屑过程中纤维素和木质素酶活性及其对应的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3株真菌分别为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和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降解竹屑20 d引起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0.56%、17.66%和13.11%.上述菌株分泌的漆酶(laccase,Lac)活性与竹屑质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分泌的内切葡聚糖酶(endoglucanase,EG)与外切葡聚糖酶(cellobiohydrolase,CBH)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且纤维素酶基因cbhI表达量与对应的CBH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酶活性测定和功能基因表达变化表明,3株真菌降解竹屑的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绿木霉,棘孢木霉和总状毛霉,漆酶在竹屑降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实验从竹林土壤中筛选获得高效降解菌株并测定了其对竹屑的降解率,为应用于毛竹伐桩的微生物促腐以及竹纤维材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省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温性草原类、温性山地草甸类4类主要天然草地的70个大样地进行调查,测定草地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4个海拔梯度,6个纬度梯度和5个经度梯度的生物量变化规律,旨在掌握山西天然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充分了解山西草地生态系统及合理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山西省主要类型天然草地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海拔1 200-1 600 m的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1 412.86和2 037.87g·m~(-2);而地上活体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则是在800m的海拔处最高,分别为301.5和105.97g·m~(-2)。随纬度从南向北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南边略高于北边(P0.05)。随经度从西向东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存在较大差异,暖性草丛类草地的地上活体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余3类草地类型(P0.05)。暖性草丛类和温性山地草甸类草地的凋落物生物量显著高于暖性灌草丛类和温性草原类草地(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探讨熊果酸经口灌胃对ICR小鼠结肠、肝和肾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熊果酸低、中和高剂量组[5、10 mg/(kg·bw)和15 mg/(kg·bw)]。熊果酸低、中和高剂量组给予熊果酸连续灌胃28 d,溶剂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摘取结肠、肝和肾组织,分光光度法检测组织抗氧化酶活力[(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和氧化损伤标志物水平[(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结果显示:口服熊果酸可以降低小鼠结肠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POD、CAT、SOD、GSH-Px、T-AOC和LPO),升高氧化损伤标志物的水平(MDA、H2O2和NO);小鼠肝组织和肾组织的抗氧化酶活力(GSH-Px、CAT、POD和SOD)显著提高。鉴于熊果酸具有可逆性地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没食子酸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试验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没食子酸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没食子酸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62.5、125.0和250.0 mg/(kg·bw)的没食子酸溶液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没食子酸各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0.2 mL/(10 g·bw)的40%CCl4玉米油溶液,每周注射2次,连续注射4周,对照组均使用等量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各组小鼠取血和肾脏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素氮(BUN)、肌酐(Cr)和氧化损伤指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没食子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BUN和Cr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的炎性浸润程度减轻。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能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