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影响贵州不同主产区灿烂蓝莓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蓝莓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6个不同气候特征主产区的灿烂蓝莓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影响蓝莓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州灿烂蓝莓种植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结果】不同产区的蓝莓大小、色泽、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丹寨及荔波的蓝莓品质较为突出;萌动期至成熟期的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和休眠期需冷量与灿烂蓝莓的果实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休眠期需冷量有利于提升蓝莓果实品质,且日照时数越多,活动积温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蓝莓产量。贵州灿烂蓝莓种植区域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生长区,最适宜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中部及遵义市南部等地;适宜区位于西南部、中部等地;次适宜区位于西北部及低热河谷等地。【结论】贵州灿烂蓝莓果实品质与种植区气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区。  相似文献   
2.
3.
北京平原地区裸露土地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0年冬季和2001年夏季两个时相的卫星遥感TM影像数据,结合详细的野外实地考察与验证,估计了北京平原地区主要裸露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和面积。结果表明,冬季裸地的总面积是夏季的5.5倍.在各类裸地中。以裸露农田的面积最大,成为导致北京冬、春季节沙尘污染最重要的本地沙源。此外,沙荒地、建筑工地和其他裸地是引起局部地区沙尘污染的本地沙源。为了控制北京地区的沙尘污染。需要建立城市森林体系和调整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温光效应的小白菜营养品质模拟模型研究*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小白菜营养品质模型,本研究以小白菜品种“四月慢”为试材设计分期播种试验,测定不同温光条件下小白菜不同时期维生素C、纤维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建立基于温光效应(Light and temperature function,LTF)的小白菜营养品质数学模型,并利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小白菜的维生素C、纤维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预测结果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比辐热积法(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TEP)、积温法(Growing degree days,GDD)显著降低,与辐热积法相比,各指标的RMSE分别降低81.14%、77.46%、77.23%、75.53%,与积温法相比则分别降低77.15%、78.77%、79.90%、21.17%,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模型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优于辐热积法和积温法的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与传统的辐热积法和积温法相比,温光效应法显著提高了小白菜营养品质预测精度,可为耐弱光的温室作物营养品质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小白菜营养品质模型,本研究以小白菜品种“四月慢”为试材设计分期播种试验,测定不同温光条件下小白菜不同时期维生素C、纤维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指标,建立基于温光效应 (Light and temperature function,LTF)的小白菜营养品质数学模型,并利用独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小白菜的维生素C、纤维素、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预测结果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比辐热积法(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TEP)、积温法(Growing degree days,GDD)显著降低,与辐热积法相比,各指标的RMSE分别降低81.14%、77.46%、77.23%、75.53%,与积温法相比则分别降低77.15%、78.77%、79.90%、21.17%,表明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本模型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优于辐热积法和积温法的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符合度较高。与传统的辐热积法和积温法相比,温光效应法显著提高了小白菜营养品质预测精度,可为耐弱光的温室作物营养品质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辣椒单产与气候要素变化的相关性,为促进辣椒产业优质高效生产及为贵州省辣椒产量预报提供气象科学依据。【方法】在贵州省北部加工型辣椒产业带和南部鲜食辣椒产业带分别选择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县市区(北部产业带选择湄潭县、绥阳县和凤冈县,南部产业带选择盘州市、瓮安县和西秀区),对其在2010—2017年辣椒生育期内的气象条件和平均单产进行分析,构建相对气候适宜度指数,并基于相对气候适宜度指数建立分区域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辣椒生育期内(5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累积相对气候适宜度指数与辣椒单产丰歉值均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均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基于相对气候适宜度指数建立的北部和南部辣椒产业带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回代检验表明,全省预报的平均准确率达88.35%,北部辣椒产业带产量预报模型准确率高于南部产业带;全省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及检验的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8.35%和84.34%。【结论】建立的辣椒相对气候适宜度指数能够客观反映贵州省北部、南部两大辣椒产业带的气候适宜度与单产丰歉值的变化情况;建立的贵州省辣椒不同时段的预报模型可客观反映辣椒生长期内的气象要...  相似文献   
7.
日前,北京某公司从湖北英山梦丝家绿色制品有限公司一次性定购200床真丝被。据公司经理汪龙溪介绍,自从梦丝家系列产品荣获湖北著名商标后,各地订单比以前增加三成。据悉,湖北英山县一大批绿色产品像该产品一样,通过精心打扮后,成了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身价百倍,成为“抢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山地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的适宜播期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春大白菜错季栽培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气候学依据,利用贵州省85个气象台站1989-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并结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多年生产试验数据,研究贵州省春大白菜晚秋及早春适宜播期的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1)晚秋播种,冷积温(LJW) 0~15℃·d主要分布在罗甸、望谟和赤水等县(市)等低热河谷地带,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15℃·d LJW≤46. 5℃·d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兴仁、安龙和贞丰等县的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46. 5℃·d LJW≤84. 8℃·d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东部及中北部的中低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 84. 8℃·d LJW≤140. 0℃·d主要分布在中部一线及遵义、黔东南和铜仁等市(州)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下旬; 140. 0℃·d LJW≤188. 0℃·d主要分布在毕节(大部)、开阳、瓮安和习水等市(县)的中高海拔区域,适宜播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188. 0℃·d LJW≤208.8℃·d主要分布在威宁、赫章、钟山和水城等县(区)的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2)早春播种,西南部、南部边缘及西北部的低热河谷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西南部大部和东南部边缘的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1月下旬至2月中旬,中西部和南部的中低海拔地区适宜播种期为2月上旬至下旬,中部、东部和北部的中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2月中旬至下旬,西部、中部和东北部中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上旬至中旬,西部高海拔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旬至下旬。贵州春大白菜早春及晚秋播适宜播期与海拔高度及纬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海拔及纬度的升高,早春播种的适宜播期推迟,晚秋播种的适宜播期提前。  相似文献   
9.
正根、茎、叶、花类喜凉蔬菜,如萝卜、莴笋、白菜、甘蓝、花椰菜等的生长适宜季节为冬季。一般头年冬季种植的这类蔬菜到次年3~5月普遍会抽薹开花而失去食用价值,故3~5月又是这类喜凉蔬菜的供应淡季。因此,利用贵州各地气温差异较大的特点,对冬性强的根、茎、叶、花菜类喜凉蔬菜适当延晚秋播或提早春播(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下旬播种),  相似文献   
10.
正白菜、甘蓝、萝卜、莴笋、花椰菜等叶、根、茎、花类喜凉蔬菜的生长适宜季节为冬季。喜凉蔬菜夏秋错季栽培,主要是利用贵州中高海拔地区夏秋季"天然空调"的凉爽气候,提前于春夏季播种,夏秋季上市,可补充夏秋蔬菜淡季市场,经济效益较高。贵州省夏季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夏季气温过高会影响喜凉蔬菜的正常生长,只有在热量条件完全适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喜凉蔬菜夏秋错季生产。那么,贵州哪些地方的气候适宜种植夏秋错季喜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