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成长性不足的基础上,分析了价值链治理对于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朱蕉枯尖病的症状,分离鉴定其病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朱蕉枯尖病由粘团镰刀菌(Fusarium conglutinans Wollenw.)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C,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5~10,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层面,引入交易费用的分析方法探求农村金融排斥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人士介绍,随着各地高效农业的兴起,农民们迫切需要生产厂家能提供与种植模式相适应的小型农机。 近些年来,带状种植模式是将田地划成若干带状,然后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呈条型间隙种植,从而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但实行带状种植后,大型收割、除草、施肥等机械无法进入农田,而小型适用农业机械又没有及时投放市场,农民仍靠人工除草、施肥、收割,大大增加了劳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供给偏好视角下的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露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694-7695
从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行为层面,运用成本和收益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农村金融机构供给偏好的角度探求金融排斥产生的原因。得出了适于农村经济结构特征的金融机构缺失是产生金融排斥的根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美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比较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其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既保障了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又实现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与中国农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出,以及资金非农化程度日趋严重的状况有很大的现实差距.因而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支持体系,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持续减弱;金融产品与服务规模小,品种单一;资金非农化程度严重等金融抑制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究其原因是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内生性缺陷;农村金融机构利润约束与农业产业化弱质性的矛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滞后;信用担保和保险机构的缺失等因素有关。因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培育与重塑、农业资本市场的构建以及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等措施的实施,可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若尔盖高寒草甸红原县境内不同退化演替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功能群植物地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随退化程度加剧,莎草科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而禾本科地上生物量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群落地上生物量和杂草生物量在草地草甸阶段最高;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对莎草科、禾本科和杂草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在退化草甸中,土壤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全氮和水分含量显著决定莎草科地上生物量,而土壤速效磷、全钾、全氮、土壤水分显著决定禾本科地上生物量。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人为改变土壤水分、土壤氮、磷含量水平能够对退化草甸进行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在离市区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有一家小饭店。这个小饭店几乎总是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其实,小饭店的饭菜很普通,与别处饭店并无两样。而吸引顾客的,则是小饭店的老板为顾客额外提供的一项特殊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