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艾草为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其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称其为“草医”。对艾草的理化性质、提取方法、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和应用进行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艾草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类、黄酮类和糖类,具有抑菌、抗虫、抗氧化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开发出了具有抑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的产品。基于目前的文献研究,提出仍需深入研究艾草调控的信号转导通路、艾草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艾草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该综述以期为艾草的药理机制研究和提高艾草的应用价值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宋风忠  朱晓蕊  谷令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831+8839-8831,8839
从作用机制、化学径迹结构模型、低能离子、多重损伤位点等方面,阐述离子束辐射水合DNA的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研究。  相似文献   
3.
高产纤维素酶的黑曲霉菌种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纤维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菌落直径较大的黑霉菌株W1作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检测诱变菌株在不同发酵时间的纤维素酶活力。[结果]黑曲霉W1经紫外线诱变10 min达到92%致死率。在试验检测的108 h范围内,随着培养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出发菌株W1菌株和从中筛选出的高产纤维素酶菌株NW1的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W1在28℃100r/min培养84 h后酶活最高达到1.515 U/ml,W1培养84 h酶活达到0.958 U/ml,较出发菌株W1提高了1.58倍。之后2者的酶活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稍有降低。利用0.1%刚果红染液初步检测诱变10 min的黑曲霉分泌纤维素酶情况,结果发现诱变菌株NW1分泌纤维素酶能力最强。[结论]黑曲霉诱变菌株具有较强的分泌纤维素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ESR技术的烟气中自由基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又称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是检测自由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自由基是香烟烟气中最主要的一类有害物质,会直接和间接攻击细胞成分,导致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细胞膜上的脂类和蛋白质,引发癌症等疾病。笔者述评了ESR技术与自旋捕获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香烟烟气中有害自由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