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根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在现有美丽乡村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视角,结合乡村发展目标、发展模式等实际情况,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库。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环境保护3个方面,选取产业经济、经济保障、基础设施、乡村文化、人文教育、公共服务、乡村管理、村容村貌、环境质量现状9个因子层,及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等47个指标层构建美丽乡村评价指标库。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以神木市高家堡村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指标权重的重要程度,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基于粮食安全的角度研究宝鸡市土地承载力,对区域土地、人口、粮食与发展具有一定的预警功能,对保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运用土地承载力(LCC)模型、土地承载指数(LCCI)模型,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对宝鸡市土地承载力进行时间格局和空间格局动态分析,客观确定了宝鸡市土地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市2007—2014年土地承载力属于粮食盈余类型,土地承载力由缓慢上升到缓慢下降的变化,这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宝鸡市2014年土地承载力属于粮食盈余类型中的盈余级别,各县区土地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整体表现为宝鸡市东北部的土地承载力优于西南部,且东北部的县区呈现土地承载力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论:说明宝鸡市人地矛盾仍然存在但不是十分突出,耕地承载力总体状况良好,应充分挖掘土地承载潜力,促进宝鸡市农业、人口、土地、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