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四川玉米生产对我国西南乃至南方地区的玉米生产影响很大,一直受到国家高度关注。受农业部委托,2009年9月1日,四川省农业厅邀请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和中国农科院、北京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四川省宣汉县农业局联合创建的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进行了田间现场验收。验收结果表明,15023亩玉米示范片平均产量800.35kg/亩,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四川省第三大粮食作物、第一位饲料作物及加工用农产品。全省玉米常年种植1700万亩,生产量620万t左右,为了满足四川省需求常年须依靠从省外调进460万t以弥补不足。大幅度提高我省广大中低产田单产,是提高我省玉米生产自给率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大部地区早春气温回升快但寒潮多,玉米全生育期季节性干旱重,旱灾已成为生产中的首要非生物限制因子。研究表明应用早春玉米高密抗旱简化配套栽培技术,可有效避免前期频繁寒潮并减轻中后期旱灾,从而增加广大中低产田单产以提高玉米总产量,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省农牧业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产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旱地作物。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增加自给率是保障我省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2008年,  相似文献   
4.
四川传统旱地麦/玉/薯模式由于受土壤瘠薄、季节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而产量潜力较大的玉米(在苗期和拔节期由于受小麦阴蔽影响)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通过对简阳季节性干旱区抽样调查,麦/玉/薯种植制度的新变化对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省农牧业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产业,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旱地作物。依靠科技,提高玉米单产、增加自给率是保障我省现代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06~2008年,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和宣汉县农业局合作在宣汉县峰城镇开展超高产技术研究与实践,为提高玉米单产探索新型技术模式。8月28日受农业部委托,四川省农业厅组织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庆市农科院、南充市农科所等单位的专家对2008年玉米超高产田进行了田间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6.
四川传统旱地麦/玉/薯模式由于受土壤瘠薄、季节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而产量潜力较大的玉米(在苗期和拔节期由于受小麦阴蔽影响)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通过对简阳季节性干旱区抽样调查,麦/玉/薯种植制度的新变化对小麦、玉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