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阐述了速生杨树扦插栽培的具体方法,同时对不同产地杨树在扬州市邗江区苗期地径生长、高生长和落叶期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睢宁地区杨树所采穗条在邗江地区落叶时间较晚,生长较快,苗期表现最好;扬州邗江的次之;山东种苗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2.
云南气候条件下选育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云南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的研究和利用虽已经历了较长的时期,但在不育系的选育和制种上一直未取得较大的突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为促进云南“两系”杂交稻的育种工作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云南气候的光温特点及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的经验,对今后云南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利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云南纬度低,海拔差异大,日可照时数变化较小,在云南进行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十分有利的气候条件。其主要的技术路线是利用海拔差异筛选温敏不育系和在不同海拔进行繁殖制种;在选育中运用花药培养技术,缩短温敏不育系的选育周期。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对编号为Ms-3,Ms-7,Ms-8,Ms-9的4份水稻温敏不育系分期播种,进行育性观察、差异性分析及稳定性研究,从而鉴定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是否彻底以及育性是否稳定.结果表明:4份水稻温敏不育系在元江可以繁殖,同期播种品种间育性差异不显著,不同播期对育性的影响较大,以3月8日播种水稻温敏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最高;建水不同播期对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影响不大,但品种间育性差异显著,除Ms-7外,其它几个温敏不育系在不同播期不育度达99%以上,育性转换彻底,自交结实率的变异系数小,不育性稳定,可以制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茶叶揉捻机揉捻压力大小由制茶师凭经验施加,导致加工茶叶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等问题。【方法】课题组在6CR-55型单柱式揉捻机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轮辐式压力传感自动加压装置。采用理论分析法和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确定了揉捻压力的大小及方向;选择DYLF-102轮辐式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揉捻轴接近底端位置,实时监测揉捻压力大小;利用步进电机通过锥齿轮、丝杆滑块传递动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加压;开发揉捻机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样机试验。【结果与结论】1)根据受力分析,得出揉捻盖受到茶叶挤压力时力传导方向是垂直向上的结论。2)仿真结果表明,除去开始力的突变过程,总体上CONTACT_1与SFORCE_1的大小基本接近,由此可推断出茶叶对揉捻盖的挤压力也会反作用到揉捻轴上,而且大小和方向非常接近。3)样机实验表明,采用自动加压的揉捻压力满足了“轻-重-轻”的茶叶揉捻工艺,且揉捻效率相较于手动加压茶叶揉捻机的揉捻效率平均提升了28.5%,茶叶锁紧成条,品质更加稳定,茶味更加香醇。  相似文献   
5.
恢复系秧龄对高原滇型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恢复系南34在3种不同秧龄时移栽对杂交粳稻滇杂35的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秧龄42 d移栽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45和52 d秧龄移栽,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不同秧龄移栽对母本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南34适时提早移栽,缩短秧龄,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进而提高花粉供给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海拔高度对水稻可育花粉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5份供试水稻温敏两用不育系材料,分别于海拔不同的元江、建水两地种植,观察可育花粉率。结果表明 :由于海拔条件不同,温敏材料可育花粉率也不同,可育花粉率的变化有两种趋势, 一种为高温不育型,即海拔低,温度高,可育花粉率低;一种为低温不育型,即海拔高,温度低,可育花粉率低。两地可育花粉率差异明显,其中54.82%的(P≤0.01)达到极显著的差异,13.33%的 (0.010 .05 )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甜玉米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玉米制种是建水县种子管理站与广州市农科所合作的项目,始于2004年,当年春季在荒地试制1.56hm^2,总产1544.9kg,平均每公顷产988.5kg;秋季在陈官制种6.69hm^2,平均每公顷产259.2kg,最高每公顷产1092kg。2005年在陈官春播制种5.08hm。,平均每公顷产1404kg,最高每公顷产3340.95kg。2006年在羊街农场制种10.67hm^2,平均每公顷产634.5kg。  相似文献   
8.
花信灵在粳稻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信灵对粳稻不育系开花具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能提早不育系的始花时间和盛花时间,提高异交结实率及繁殖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育系榆密15A抽穗5%和40%时各喷1次花信灵,并且在抽穗5%和10%时各喷1次“九二0”,始花时间和盛花时间均比对照提早23.4min,与保持系的始花时差和盛花时差分别缩短为19.4、11min;异交结实率和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70%、377.40k/hm^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花信灵与“九二0”适时适量地配合使用,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是粳稻不育系繁殖缩短父母本花时差较为有效且经济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原杂交粳稻滇杂35制种产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原杂交粳稻滇杂35制种亲本不同栽插行比与产量结构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栽插密度一致、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的情况下,随着栽插行比增大,单位面积上有效穗逐渐增加,穗实粒数、结实率和花粉密度逐渐降低,父母本不同行比栽插有效穗数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和小区产量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原杂交粳稻滇杂35制种父母本最佳栽插行比为2∶14,产量达4618.42kg/hm2。  相似文献   
10.
滇杂32是由云南省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承担的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该组合2001—2002年参加云南省粳稻区域试验,产量分别比对照1(云光8号)和对照2(合系9号)增产1019.0kg/hm^2和93.3kg/hm^2,增产幅度为11.3%和16.2%,位居小区试验第2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