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中国产羊草和引自美国的牧冰草共7份材料/品种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了牧草产量试验.试验结果指出,在建植2~6年期间,所有供试材料的牧草产量年际变幅都比较大,但羊草的变异系数相对低于牧冰草.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受4~7月降水量和牧草生长年限的双重影响,但建植4~5年以后则主要受生长年限的影响.就牧草产量平均值和稳产性而言,羊草LECH-IMC最好,牧冰草Walsh最差;牧冰草Arriba、Barton、Rodan和Rosana对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草地补播有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几种豆科牧草旱作条件下的牧草产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选自中国和美国的12份豆科牧草材料/品种在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了牧草产量试验和分析.来源于内蒙古当地的豆科牧草产量显著优于引自北美的供试品种.在干旱地区,直立黄芪、扁蓿豆、达乌里胡枝子和牛枝子适应性较好,其中直立黄芪牧草产量最高.在半干旱地区,沙打旺牧草产量最高,但稳产性低于扁蓿豆和达乌里胡枝子.来源于北美的供试材料在内蒙古干旱地区不能收获牧草,在半干旱地区降水丰年播种可收获一定产量.生长季降水量和牧草的生长年限对牧草产量的年际变化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因牧草种性及其生境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冰草属牧草在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选自中国和美国的11个冰草材料/品种在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旱作条件下进行了牧草产量试验和分析.产于内蒙古的冰草,牧草产量和稳产性显著优于引自北美的供试品种,其中蒙古冰草表现最好;北美的供试品种在内蒙古干旱地区旱作建植困难,在半干旱地区降水丰年播种可收获2~3年牧草.一般来说,播种当年的建植水平高时,第二年的牧草产量最高,以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产量逐年下降,但生长季降水量对产量的年际变化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贾丰  郭玉蓉  刘冬  杨曦  邓红  孟永宏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9):3831-3844
【目的】中国苹果年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约有20%用于工业化深加工。因此,每年将产生数以万吨的苹果渣,这些苹果渣一般作为廉价饲料出售或作为废料丢弃,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比较苹果渣发酵前后多糖的物理特性、流变特性、黏均分子量及基本结构等加工特性,为苹果渣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以苹果原渣多糖(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AP)、苹果酒渣多糖(wine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WFP)、苹果醋渣多糖(vinegar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VFP)为原料,通过对苹果渣多糖提取率、溶解性、乳化性及其稳定性、起泡性及其稳定性、吸湿性与保湿性等物理指标进行全面测定、利用流变仪测定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利用台式扫描电镜(DSEM)对多糖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利用乌氏粘度计对多糖进行黏均分子量测定,从而对加工特性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研究。【结果】AP提取率为5.68%,发酵苹果渣多糖提取率为6%—7%,与AP差异显著(P0.05)。VFP、WFP在水中溶解度分别为0.1405 g·m L~(-1)、0.0771 g·m L~(-1),均与AP(0.0283 g·m L~(-1))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AP相比,发酵苹果渣多糖起泡稳定性有所增加,吸湿性、保湿性明显升高(P0.05),但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在流变学方面,AP、VFP、WFP均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特征;WFP、VFP具有良好的温度抗逆性。黏均分子量和微观结构分析表明,AP、WFP、VFP黏均分子量在15—130 k Da,黏均分子量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PWFPVFP。台式扫描电镜微观结构图像显示,AP主要由条带、棒状、片状组成,结构间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WFP主要由齿状、棒状和片状组成,有一定交联性,但交联程度相对较低;VFP主要由较大的片状组成,弯曲折叠在一起,交联程度相对最低。【结论】发酵苹果渣多糖在物理特性、流变学特性、基本结构、黏均分子量等方面均有所提升,苹果酒渣多糖、醋渣多糖加工特性优于原渣多糖。  相似文献   
5.
贾丰  郭玉蓉  杨曦  刘冬  李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0):1873-1884
【目的】在研究发酵苹果渣多糖分离纯化动态趋势的基础上,对其结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究发酵苹果渣多糖分离纯化、活性及加工特性。【方法】以苹果原渣多糖(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AP)、苹果酒渣多糖(wine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WFP)、苹果醋渣多糖(vinegar fermented apple pomace polysaccharides,VFP)为原料,对其含量进行分析,利用发酵苹果渣多糖不同组分间极性差异,采用DEAE-52纤维素,以Na Cl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部分收集器进行逐管收集,苯酚硫酸法测定吸光值,制作洗脱曲线;同时,对DEAE-52纤维素层析所得组分利用去离子水经Sephadex G-200凝胶柱,根据一定分子量截留的特点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测定所得组分纯度后,对不同组分进行结构表征,主要包括X衍射仪(XRD)观察晶体结构、热重分析仪进行热重分析(TG)、激光粒度仪对溶液粒度进行分析(LPSA)、同时通过刚果红试验探究其是否具有三螺旋结构,运用台式扫面电镜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结果】粗多糖含量达到70%左右,同时不含蛋白质、核酸,提取效率较高;AP在0.1和0.2 mol·L-1 Na Cl洗脱液浓度下经DEAE-52纤维素层析、Sephadex G-200凝胶层析可得NAP0.1、NAP0.2;WFP在0.0、0.1和0.2 mol·L-1 Na Cl浓度洗脱下可得NWFP0、NWFP0.1、NWFP0.2,VFP可得NVFP0、NVFP0.1、NVFP0.2,以上所得成分含量均达到92%以上,分离纯化效果良好;3种多糖分离纯化前后皆为非晶态物质,呈无定型结构;多糖溶液浓缩过程温度应低于65℃,在加工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在150℃以内;分离纯化前,3种多糖都存在三螺旋结构,分离纯化后,组分NWFP0、NVFP0、NVFP0.1出现了三螺旋结构,AP经分离纯化无三螺旋结构成分出现;苹果渣多糖在分离纯化后更加稳定,粒径差异更小,主要表现在经分离纯化后多糖的粒径分散系数更小;分离纯化导致片状结构变小,交联作用减弱,能更好发挥其生物活性。【结论】发酵苹果渣多糖含量达70%,经分离纯化后的含量与AP均可达92%;由XRD、TG、LPSA、刚果红、微观结构等方面得出其在溶解度、黏度、物理性质等方面的改变有利于更好发挥生物活性,同时获得更好的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