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柑橘中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多菌灵5种高风险农药的残留。结果显示,1)在UPLC-MS/MS下,嘧菌酯、吡虫啉、啶虫脒和丙溴磷的检出限均为0.000 5 mg·L-1,多菌灵为0.001 mg·L-1;多菌灵定量限为0.1 mg·kg-1,其余4种农药定量限均为0.01 mg·kg-1。在胶体金法下,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为0.2、0.5、0.3、0.2、0.3 mg·L-1。2)UPLC-MS/MS回收率试验中,嘧菌酯、啶虫脒、吡虫啉、丙溴磷农药在柑橘中的添加水平均为0.010~1.0 mg·kg-1时,嘧菌酯平均回收率为78%~91%,相对标准差均小于7.0%;啶虫脒平均回收率为97%~10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2%;吡虫啉平均回收率为88%~95%,相对标准差均小于1.3%;丙溴磷平均回收率为73%~78%,相对标准差小于3.1%;多菌灵在柑橘中的添加水平为0.10~1.0 mg·kg-1时,多菌灵平均回收率为87%~95%,相对标准差均小于5.0%。3)免疫层析法精密度良好;假阳性率均为0%,假阴性率为0~10%,与UPLC-MS/MS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以发生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病理变化,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可达90%以上。本文对一起杂交商品鹅小鹅瘟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疾病诊断,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以期为养殖户防治小鹅瘟提供参考,促进养鹅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调查浙江宁波市猪弓形虫病流行情况。发现弓形虫病主要发生于夏秋温热和雨水较多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保育猪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死亡率最高。同群中个体较小的常先发病,个体大的后发病;发病育肥猪体温达到42℃,母猪多发生于初产母猪临产或分娩后3~10 d。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并提出了弓形虫病防治的5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4月2日,浙江省兰溪市某养殖户初次养鹅,购入2 000只浙东白鹅鹅苗,1日龄皮下注射小鹅瘟抗体0.3 m L,10日龄皮下注射禽副黏病毒疫苗0.5 m L,15日龄时,发现6只雏鹅双侧眼分泌物增多,表现为两眼泪汪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扎堆睡觉。用强力霉素拌饲料饲喂3天未见好转,死亡20只;改用环丙沙星2天以后,仍然无效,平均每天死亡25只;持续一周后,共发病1 000只,发病率达50%,共死亡195只,死亡率为19.5%,后改用头孢匹罗治疗,一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5.
该文以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从品种优势、做好防疫工作、合理设计环境、保证营养均衡、强化周期管理介绍了养殖的基本要素,详细阐述了育雏期和育成期的养殖要点,对稻田套草养殖和李子树下养殖两种生态养殖模式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旨在为后续浙东白鹅养殖提供养殖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