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玉米Reid群自交系PH6WC具有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商品品质优、种子早发性好、适宜精量播种的优点,不抗玉米大斑病。选用同为Reid群种质且高抗玉米大斑病的自交系33D22与其杂交作为选系基础材料,通过大群体、高密度、人工接种的方法育成抗大斑病、高产、优质、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吉D284、吉D2417,以其作为亲本分别育成玉米新品种吉单616和吉单626,2021年通过吉林省审定。  相似文献   
2.
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病基因定位、抗病种质资源及抗病育种5个方面对玉米抗丝黑穗病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和评价,简要概述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吉林省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吉A5001是以美国亚热带地区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北方和海南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根茎质量好、品质优等优点,选育出新品种吉单50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亚热带种质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的应用,拓宽了我国种质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长期施肥下黑土碳氮和土壤pH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下剖面(0~10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微生物碳氮以及土壤pH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长期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0~2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和微生物碳氮含量,并且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增加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等氮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1NPK和SNPK)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化肥NPK处理(P0.05),同时二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没有由于化肥氮施用量减少而下降。与不施肥ck相比,单施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40 cm土层以下,与NPK处理相比,M2NPK、NP和N处理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而M1NPK和SNPK处理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减少。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单施化肥处理土壤pH显著低于不施肥(ck)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P0.05),其中2012年秸秆还田(SNPK)处理0~20 cm土壤pH比NPK处理高2.17。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能提高和维持土壤碳氮水平,还能防止土壤酸化的发生,尤其施用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是东北黑土区最有效的施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黑钙土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CK)比较,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250μm)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P<0.05)。秸秆轮耕还田(SRT)比秸秆覆盖还田(SCR)能更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形成,但2个处理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轮耕还田与秸秆不还田相比较能显著增加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同时,秸秆轮耕还田比秸秆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提高>2 000μm粒径和<53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以及250~2 000μ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碳库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旋耕/深翻的轮耕还田模式促进了耕层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和土壤结构稳定,显著提高土壤团聚体碳库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为东北黑钙土区较适宜的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吉A5002是以A-349×铁7922为基础材料,经北方和海南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性好,株型清秀紧凑,根茎质量优良,结实性好,耐密植,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与铁7922相比,在熟期、株型、株高、穗位、脱水、穗部等性状上实现了改良创新。选育出吉单50、吉单47等玉米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绩效考核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绩效考核是人事制度改革以后科技人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的重要依据。文章介绍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体会,对影响绩效考核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种业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期,在解决了13亿人口粮食生产用种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适应国外种业巨头带来的强大冲击,发展至今已处于平台期。目前,品种多、大品种少,种子企业承担风险能力差,大田种子常年供过于求,造成种业的生存环境愈发严峻,通过对吉农高新公司改革方式的解读,认为只有通过企业重组,提高种业竞争力,加快机制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相关法规,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实行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种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拓宽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了解玉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水平,选择205份玉米种质资源的23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多种分析方法,结合F值综合评价玉米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大多数种质资源花丝色及花药色均为黄绿色,株型中间型,轴色浅红色,穗型筒形,粒型硬粒型,子粒形状中间形,粒色浅黄。穗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最大,穗行数的H''最小;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的H''相同,总淀粉含量的H''最小。15个数量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之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行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各数量性状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通过聚类分析,205份资源被划分为3大类群。通过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10份优异玉米种质,可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创新材料和遗传育种的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