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研究人参绞股蓝混合发酵粉对母猪分娩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品种相同、3~5胎次、怀孕90日龄左右的母猪30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头母猪。试验从母猪怀孕90日龄开始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试验期45 d。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每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的人参绞股蓝混合发酵粉,结果表明:在母猪怀孕后期和哺乳期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吨料的人参绞股蓝混合发酵粉,母猪启动分娩距离预产期天数和产仔间隔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仔猪初生个体重、断奶个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断奶窝重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人参绞股蓝混合发酵粉对促进母猪分娩和仔猪生长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白玉菇和猪肉为原料,以大豆蛋白和淀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白玉菇灌肠最佳配方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肥瘦比、白玉菇、大豆蛋白、淀粉添加量对白玉菇灌肠品质的影响。其产品的最佳配比,肥瘦比为2:8,白玉菇的用量为20%,大豆蛋白的用量为8%,淀粉的用量为12%。  相似文献   
3.
不同诱捕器诱杀大豆食心虫效果及诱虫量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吉林省九站地区2011年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进行田间观测和诱杀防治试验,研究温度、降雨量与诱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在该地区发生高峰在8月7日,成虫发生有多峰现象;诱杀防治使用新式通用诱捕器效果较好,其次为水盆型诱捕器.以吉林市2011年观测期当日最低温度(x1)、最高温度(x2)、降水量(x3)为自变量,单日诱虫量为变量(y),采用DPS数学模型麦夸特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出y=0.618 1x1+0.313 8x2-0.015 9x3(r=0.522 8),说明大豆食心虫单日诱虫量与当日最低温度、最高温度、降水量中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实施平作窄行密植机械化栽培,是实现大豆增产增收增效的新途径,适用于年降雨量450~600毫米、活动积温≥2100℃的大豆主产区。该项栽培技术适宜在丘陵、缓坡地块应用,不宜在低洼易涝耕地推广。实践证明,平作窄行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与传统的65~70厘米宽行距栽培模式相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