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0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羊肚菌的液体培养,详尽地了解三种羊肚菌的培养特征,不同提取液对羊肚菌可溶性蛋白的提取率,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以求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贾身茂 《食用菌》2011,(6):32-32
2011年4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a11年第5号公告,公布批准由国家统计局起草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并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3.
《三礼》之一的《周礼》原文中没有"内则"篇,也没有"芝栭"的记载,《周礼注疏》"卷四"之"膳夫"之"疏"中虽有"芝栭"二字,是转引《礼记·内则》原文及郑玄注的一段话中的,即"内则云‘牛脩及爵、鷃、蜩、范、芝栭’已下三十一物,郑注云:‘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在《礼记注疏》里"芝栭"被郑玄誉为"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之一。《三礼》之一的《礼记》原文中首次记述的"芝栭",是我国古籍中对大型真菌食用的较早记载。近年来食用菌论文和著作中在提及我国食用菌发展历史时常引用的:"《礼记》中有‘芝栭……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这段话里,"芝栭"是《礼记》原文中的,而"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是郑玄注中的,是对包括"芝栭"在内的三十一物之评价,原话是:"自牛脩至此三十一物,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还有食用菌论文和著作中在提及食用菌发展历史时常引用的:"礼记内则记燕中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的记载"或"《礼记·内则》中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经考证"礼记内则记燕中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的记载"或"《礼记·内则》中有‘食所加庶,羞有芝栭’。"是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对"?"字条的注"内则记燕食所加庶羞有芝栭"这句话一而再、再而三传抄致误,不是《礼记》的原文、注或疏中之原话。首次考证清楚了"食所加庶,羞有芝栭"这句话是由"内则记燕食所加庶羞有芝栭"误点漏字而来。  相似文献   
4.
矿质元素对平菇菌丝最适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进文  贾身茂 《食用菌》1991,13(3):18-18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的数字,辽宁省2004年食用菌总产455915t,产值155540万元;出口86312t,创汇10239万美元。从国内各省食用菌产量比较,辽宁省的食用菌产量次于河南、福建、江苏、山东、河北、浙江、四川、湖北、陕西、湖南等省而居第11位。从出口数量看,2004年全国食用菌出口量为791018t,辽宁出口86312t,占全国出口量的10.91%,仅次于福建和广东两省,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报道过贾长林谈冬季怎样培育花菇。针对春季培育花菇的管理问题,又采访了贾长林同志,现将他的作法和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2栽培的"mushroom"汉语对应词的演变现代我们非常清楚,欧美人喜欢食用的、大量栽培的"mushroom",简称"蘑菇",它的学名是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但是在近代"西学东渐"的一百多年历史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mushroom"翻译成汉语,却有着许多不同的指称,经历了几代文人和科学家的努力,才最终达到了今天比较规范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3我国多种食用菌新法栽培适用配套技术的研制 3.1大型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954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的《中国的银耳》在《生物学通报》第12期发表。1966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邓庄的《大型真菌人工栽培的研究》在《植物学报》第14卷第2期发表。  相似文献   
9.
草菇是夏季菌菜,对鲜草菇贮藏,目前尚无有效方法。为研究冷藏的效果,我们对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国际蕈菌生物学及蕈菌产品会议概况第二届国际蕈菌生物学及蕈菌产品会议,于1996年6月9~1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召开。会议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D.J.Royse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位从事蕈菌教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