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MZDL)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C),二甲双胍组(250 mg/kg),美洲大蠊提取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5个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试验第7、14、212、8天各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第25~28天每天记录进食饮水量。28 d后取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3个剂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减缓糖尿病小鼠消瘦和多饮多食的症状。在试验中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P<0.05)。MZDL中、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MG(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法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美洲大蠊总提取物和美蠊氨)干预,以秋水仙碱为阳性对照药,分别于试验第4周和第12周结束时取血检测血清中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TBIL(总胆红素)的含量,并在第12周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指数。[结果]试验4周后,美洲大蠊总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含量。试验12周后,美蠊氨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的含量,但此时美洲大蠊总提取物对3个指标的影响不大。[结论]美洲大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能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观察肝龙胶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探讨肝龙胶囊是否对水飞蓟宾胶囊抗肝纤维化具有增效的作用。用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水飞蓟宾胶囊临床给药剂量单用及联合不同剂量肝龙胶囊处理肝纤维化大鼠,通过试剂盒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内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素(laminin,LN)、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ⅢN-termi,PCⅢ)、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含量,以及肝脏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Cereal third transaminase,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中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肝龙胶囊与水飞蓟素联合用药与单用水飞蓟宾组相比,可使大鼠血清内HA和TGF-β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肝脏组织中除PCⅢ外,其余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含量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肝组织中的γ-GT和ALT高剂量联合给药组显著降低,AST无显著差异,MDA中剂量联合给药组显著升高。说明肝龙胶囊可增强水飞蓟宾胶囊对猪血清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兰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含药血清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采集连续30d灌胃给予该菌子实体水提物(4g/kg)的小鼠含药血清,通过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含药血清(5%、10%和20%)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兰茂牛肝菌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T(CD~(3+))、B(CD~(19+))细胞比例,同时可促进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CD~(3+)CD~(4+))与细胞毒性T细胞(Tc,CD~(3+)CD~(8+))生成,并可上调上述T细胞及T细胞亚群内抗原非特异性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提高T细胞活化程度。因此兰茂牛肝菌含药血清可通过增强以T、B细胞为代表的适应性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潜在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肝龙胶囊联合水飞蓟宾对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猪血清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ol-Ⅰ、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与空白组相比,水飞蓟宾组、肝龙胶囊中剂量组、水飞蓟宾+肝龙胶囊高剂量组能降低Col-Ⅰ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了0.36、0.65、0.25倍(P0.05);水飞蓟宾组、肝龙胶囊中剂量组和肝龙胶囊高剂量组能降低TIMP-1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了0.62、0.49、0.35倍(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水飞蓟宾组,肝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宾+肝龙胶囊低剂量组,水飞蓟宾+肝龙胶囊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中Col-Ⅰ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了4.44、3.95、4.73、2.62、3.77、4.33倍(P0.05);水飞蓟宾组,肝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水飞蓟宾+肝龙胶囊低,高剂量组均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了15.73、15.09、15.6、15.46、14.02、15.05倍(P0.05)。中浓度的肝龙胶囊和水飞蓟宾具有显著抗猪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组织中Col-Ⅰ、TI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关。另外,肝龙胶囊联合水飞蓟宾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Col-Ⅰ、TI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现低、高浓度抑制,中浓度促进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