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一株分离自柑橘粉虱座壳孢子座的淡紫紫孢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量、产蛋白 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为淡紫紫孢菌作为生物防治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将来自红江橙叶 片粉虱座壳孢子座上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 Folin- 酚法和 DNS 法测定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菌株 ZJPL1812 经形态学观察和 ITS 序列分析鉴定为淡紫紫孢 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最佳培养温度为 30℃、适宜 pH 值为 5.0~9.0;以磷酸 二氢铵为氮源、麦 芽糖为碳源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时产蛋白酶活性最高,以硝酸铵为氮源、可溶 性淀粉为碳源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 。【结论 】该菌株可以利用多种不同氮源、碳源,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能力 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所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较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2.
利用形态特征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5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岸东兴(DX)、北海(BH)和防城港(FCG)3个野生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东兴群体体型最大,贝壳较为厚重;北海群体软体部最为饱满;防城港群体壳型“凸”形明显,贝壳隆起程度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35.369%、21.282%和14.968%,累计贡献率为71.619%。通过逐步判别法选出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0%~90.00%,P2为60.98%~78.95%,3个种群的综合判别率为70.3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海群体与防城港群体的钝缀锦蛤具有更为接近的形态特征,而东兴群体由于壳型较扁,在形态上与另外2个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湾地区钝缀锦蛤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是种间杂交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钝缀锦蛤群体的人工养殖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机选取3个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广西北海、东兴和防城港),测量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壳厚(ST)、前缘长(FEL)、后缘长(BEL)、外韧带长(OLL)、外韧带槽宽(OLFW)、活体质量(LBM)和软体质量(SPM)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表型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北海群体外韧带槽宽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7.650%;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027%。东兴群体软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8.421%;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453%。防城港群体软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4.348%;壳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423%。北海、东兴和防城港钝缀锦蛤群体的鲜出肉率分别为33.703%、35.238%和37.107%。不同地理群体钝缀锦蛤的大部分表型性状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不同地理群体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表型性状有所不同,北海群体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相关指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780和0.632,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东兴群体壳高对活体质量的相关指数和直接作用均最大,是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