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龙游的城市公园为例,阐述城市公园设计与养护的特点,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与养护直接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养护的便利性,注重维持原景观。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全域全要素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景观风貌是跨越行政边界的各要素资源的综合表征。对景观风貌进行评估能够为国土空间景观风貌规划管控提供依据,为各类规划管控提供景观风貌参照标准,实现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资源禀赋的原真性保护。文章通过对英国景观保护观念、保护方法和对象及管理组织和管控模式的发展转变历程进行总结,对其景观特征评估体系要点进行解读,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我国进行景观风貌规划管控的构想:完善规划评估导向和原则,搭建规划评估流程,划分规划管控层级与重点,构建统筹管理、区域协同、多方参与的管控体系。景观风貌规划管控体系的构建可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留白增绿”,让森林进入城市。城市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索城市森林功能类型及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营建策略,以期实现特定城市背景下城市森林功能的拓展,使城市森林成为解决不同城市问题的绿色空间,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尺度城市森林所能发挥的主导功能、周边用地类型、城市总体规划定位三大因素对城市森林功能类型进行论述,并对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营建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提出生态型、生活型、生产型3个一级分类,包括栖息生境型、环境调节型、景观游憩型、科普教育型、康养服务型、设施防护型、经济生产型共7个二级分类。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锐减,重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择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的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提出目标物种选择、林地生境、水体生境营建策略,并以横街子城市森林为例,对营建策略进行实践。结论对城市森林功能类型进行论述,能够为城市森林营建提供目标指引。对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进行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为未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亚洲最早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作为自然公园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日本的国家公园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对具有特色的自然风景资源进行谨慎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章分析我国国家公园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后,参考日本国家公园的发展规划特点及保障管理体制,提出日本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是经济发展、国民生活以及城市建设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绿化在隔绝城市噪音、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美化景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何充分考虑和利用周边的环境因素和各类景观资源,提高道路的整体水平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阐释我国不同气候带乡村绿化美化模式特点,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374个典型村庄调查,通过SPSS 26.0对乡村绿化美化模式同质集群进行聚类分析,基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基于自然断点法原理的分类程序对同质集群的主导模式、各气候带主导同质集群进行分析,得到与乡村所属气候带具有相关性的10组乡村绿化美化典型模式的基础模式组成、模式特征及气候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0组同质集群中,村庄聚落及周边绿化美化作为主导模式出现的频次高于村庄全域绿化。村庄聚落绿化美化以四旁绿化、居民庭院景观等类型为主,村庄全域绿化以经济林果、观光园、乡村旅游为主。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风景林营造、古树名木保护、乡村公园与休闲绿地建设、路旁水旁绿化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原气候地区以经济林果、观光园、乡村旅游为主。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在聚落人居环境营造、蓝绿空间保护利用、特色农林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4类功能导向下,全国不同气候带典型村庄的乡村绿化美化模式特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