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士系苹果树对钾比较敏感。宝鸡渭北苹果园土壤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加之钾肥施用不尽合理,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常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为了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其利用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设施蔬菜发展很快,但由于受设施固定性和追求高效益的制约,一般不与粮食等作物进行合理轮作,所以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为此,2007年笔者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的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黄瓜-番茄-绿叶菜一年三茬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比自然土壤连作栽培一般可增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
富士系苹果树喜钾,对钾比较敏感.虽然宝鸡渭北苹果园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由于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以及钾肥不合理的施用,果园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现象发生,因此,为了提高红富士果实品质,科学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穗数、粒数、千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三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要夺取小麦高产,在掌握好群体亩穗数与个体穗粒数之间的高产最佳组合结构后,如何提高小麦千粒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小区试验和高产示范,对提高小麦千粒重技术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选用优良品种、加强冬春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巧灌灌浆水、防止倒伏、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都能显著提高小麦的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宝鸡市地处苹果最佳生态区,现已建成渭北6.8万hm2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年产苹果162万t.但因生产中只重视化肥的使用,而忽视有机肥和叶面肥的使用,致使苹果品质下降,耐贮性也差.因此,改进苹果园的施肥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1 给苹果园施肥的技术要点 1.1施肥时期 宝鸡地区一般在落叶后(11月中下旬)随秋耕给苹果树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其他速效肥料.追肥根据树龄及其需肥特点分次进行.发芽前10~15天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果实发育期(5月)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添加氮肥,以提高坐果率,促进花芽分化;6月追肥也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添加氮肥或不加,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嫁接茄子高抗土传病害、生命力强等特点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再生栽培,育苗、定植1次可连续收获两茬。文章从砧木与接穗的选择、育苗与分苗、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日光温室茄子嫁接再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向综合利用要效益促进蚕桑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宝鸡市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启动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施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蚕桑产业多层次的加工开发,充分利用当地蚕桑资源优势,主攻精深加工,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挖掘蚕桑业立体化、多层次的利润源,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效益,通过几年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开发出蚕沙枕、蚕蛹饲料等5个系列的20多种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530万元以上;桑园间作马铃薯,年增收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富士系苹果树喜钾,对钾比较敏感,虽然宝鸡渭北苹果园土壤多为石灰性土壤,含钾比较丰富,但由于钾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固定,以及钾肥不合理施用,果园土壤中钾元素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导致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等现象发生。为提高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合理使用钾肥,提高其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宝鸡市西甜瓜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叶  邱琳  张永刚  尚鹏辉  赵仕国 《蔬菜》2016,(12):31-33
概述宝鸡市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主推技术、主要实施方案,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有利因素及新技术发展前景,提出适度扩大规模、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开展综合配套关键技术集成、加强产销衔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设施蔬菜发展很快,但由于受设施固定性和追求高效益的制约,一般不与粮食等作物进行合理轮作,所以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为此,2007 年笔者引进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的设施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黄瓜—番茄—绿叶菜一年三茬蔬菜生产试验示范,并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比自然土壤连作栽培一般可增产30%以上,比连作障碍严重(发生根结线虫) 的田块可增产1 倍以上,同时可节水50%,节肥30%左右,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减轻了农村环境污染;与营养液栽培相比,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适于在农村现行设施中推广。食用菌生产基地周围的菜农多采用菇渣作为有机基质,由于菇渣来源比较充足而且不需发酵,既方便又廉价。目前此种栽培形式已在宝鸡市约推广25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