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简述了玉米试验田播种技术规程(框线法),介绍了播种框的制作和拉杆式点播器的使用方法,为规范玉米试验田播种操作、减轻田间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提高播种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在我国谷物生产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3位,总产量和单产仅次于水稻居第2位。由于我国玉米种业发展较迟,起步较低,投入较少,与发达国家的种子产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国的玉米种子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21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刚性增长,对玉米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亦将带动玉米种子产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固原市原州区苹果产业发展历史,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原州区国有林场概况及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从加强领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林区道路建设、加强营造林措施、加强森林抚育及病虫害防控、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等方面提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初步设想,以期为原州区国有林场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时87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盐溶蛋白进行电泳,将多态性条带作了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材料间蛋白谱带差异明显,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87个玉米自交系总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群:Reid/非Reid,其中Reid群中又可分为2个亚群。各类群代表自交系的聚类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相符,而自选材料的类群划分,为今后进行类群间杂交组配,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6.
引进国内优良的甜叶菊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最高,分别为7.69%和12.39%,达极显著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期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引进国内优良的甜叶菊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栽培研究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引自江苏的甜叶菊品种ZS-3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最高,分别为7.69%和12.39%,达极显著水平,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以期为甘肃河西绿洲灌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赵宁娟 《中国种业》2013,(11):44-46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对87份玉米自交系种子的盐溶蛋白进行电泳,将多态性条带作了聚类分析。研究表明,材料间蛋白谱带差异明显,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显示,87个玉米自交系总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群:Reid/非Reid,其中Reid群中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各类群代表自交系的聚类结果与前人研究基本相符,而自选材料的类群划分,为今后进行群间杂交组配,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麦农家品种白葫芦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农家品种白葫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特点和基因位点,采用常规分析方法结合SSR技术进行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结果表明,白葫芦与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陕225及辉县红的F1代幼苗均高抗白粉病,F2代抗感植株比例分别为112∶38和118∶42,经χ2检验,符合3∶1的遗传分离比例,说明白葫芦的苗期抗白粉能力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208对SSR引物在父母本及抗感池间进行多态性筛选,引物Xg-wm337与该抗白粉病基因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4.6 cM。利用这对引物对白葫芦/陕优225组合F2进行验证分析,结果与抗性调查结果基本相符。经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分析,将该抗白粉病基因定位于1D染色体上,暂命名为mlbhl。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对红树莓的林学特性及我区引种进行分析,从建园整地、栽植、浇水、田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红树莓在原州区丰产栽培技术。1红树莓生物学特性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spp)的多年生落叶小灌木,中草药称其为覆盆子,是地下根状茎多年生、地上结果枝一年一轮换的树种,喜肥水、喜光、不耐涝,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瘠薄,果实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味香甜可口、果色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