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国内外的一系列研究证明,病菌变异是引致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而且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早在50年代Stakman,E.C.等即已发现,小麦锈菌小种内尚有生物型(Biotype)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3.
小麦根腐病国内外研究动态及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根腐病是世界各产麦国的主要病害之一.70年代以前国外研究主要专指由长蠕孢菌引致的病害为对象.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方法和手段相继改进,80年代后出现了新颖概念.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地迫切需要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无论是引进或选育抗病品种和材料,均需要枯萎病圃作为测定抗病性的场所。 设置病圃的方法有二:一是利用天然发病棉田作为病圃,即所谓“天然病圃”;一是将大量病棉秆切碎后,犁入土内,作为接种剂,即所谓“人工病圃”。“天然病圃”的缺点是病菌分布不匀,不够准确。“人工病圃”缺点是棉秆的腐烂需有一个过程,往  相似文献   
5.
洛夫林小麦抗条锈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洛夫林系统小麦是由罗马尼亚引进的抗锈良种,该系统品种除在陇南局部种植外,主要用作小麦抗条锈育种的抗源。北京、山东、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市)许多育种单位用洛夫林10号(Lovrin 10)和洛夫林13号(Lovrin 13)作抗源已选育了一批优良品种或品系,有希望取代目前华北、西北广大冬麦区已丧失抗条锈性的一些主栽品种。但是洛夫林小麦在陇南种植后,业已感染了条锈病,任其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雪霉病,在新疆伊力地区是一种比较普遍而严重的病害。常和冬小麦雪腐病同时发生,不为人们所注意。遇到气候条件特殊的年份,便发展为毁灭性的病害。如1960年伊宁县大潘金胜利人民公社第二生产大队,由于遭受该病为害,翻耕的冬麦田就达200多亩,占该队冬小麦面积的20%;伊宁市巴彦岱红星人民公社也翻耕500多亩,其他县亦有类似情况。即是不翻耕,也常常造成缺苗断壠,降低产量。现将一年来观察和调查的结果,简报如下: 一、症状及病原观察  相似文献   
7.
赵宜谦 《植物保护》1991,17(1):32-33
一.国外外发生情况 (一)国外发生情况:白秆病在国外叫晕斑病,发生在小麦上叫小麦晕斑病,其英文名称为Halo spot of wheat,Halo是晕,Spot是斑,直译为晕斑病。 晕斑病学名Selenophoma donacis(Pass)Sprague and Johns[异名Septoria donacis( Pass.0]属于半知菌类、壳月孢属。 根据国外报道晕斑病发生在许多栽培和野生禾本科杂草上,而在挪威能侵染大麦并造成流行。在美国、英国和北欧等冷凉而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