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梧桐花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抗病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倍原料质量的60%乙醇在75℃条件下对梧桐花进行浸提,并对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了研究梧桐花总黄酮对多种常见畜禽病原的体外抑菌、抗病毒作用,采用培养基打孔法,观察梧桐花总黄酮对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采用试管法,检测梧桐花总黄酮的最小抑菌浓度;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检测梧桐花总黄酮对新城疫病毒(NDV)和法氏囊病病毒(IBDV)在细胞内增殖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显示,梧桐花总黄酮对供试菌均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禽波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D>16 mm;梧桐花总黄酮在3.125 g/L时能够100%抑制NDV在CEF内增殖;梧桐花总黄酮在1.563 g/L时能够100%抑制IBDV在CFE内增殖;梧桐花总黄酮在体外质量浓度为1.563 g/L时可直接灭活所有NDV;梧桐花总黄酮在体外质量浓度为0.781 g/L时可直接灭活所有IBDV.结果表明,梧桐花总黄酮具有体外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为将其研制成新型、绿色环保的中草药制剂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玉米、马铃薯播种前种植处理、播种时一次施足底肥和芽前除草处理技术,免去中后期追肥和除草工序,实现控病除草控N增收。项目实施每公顷节省中耕管理劳动力投入45个工日以上,施用控释配方肥料减少氮磷对环境的污染,选择抗病良种和种子处理,预防和减轻病虫发生危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增产。技术应用后每公顷可增收节支3 7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制剂是利用噬菌体溶解细胞的特性而用于治疗动物的病原菌的临床感染。早在20世纪初,噬菌体治疗就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目前传统抗生素治疗动物细菌感染时易产生耐药性,而噬菌体制剂则表现出许多突出的优越性。从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噬菌体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噬菌体制剂的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正合理的母猪胎次管理与淘汰可以保持良好的胎次结构,提高母猪群生产水平,使母猪发挥更大的效益。引言随着国内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在逐渐提高。但作为猪场的核心母猪群是否得到合理利用,是我们需要认识的一个问题。不同胎次的母猪,其产仔性能、泌乳力及后代生长速度均不相同。所以需深入了解影响胎次结构的相关因素,包括  相似文献   
5.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在昭通市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已成为苹果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研究形成适合本市实际的苹果绵蚜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轻其为害损失,在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的支持下,1998~1999年笔者开展了苹果绵蚜发生规律的调查,明确此虫在本市1 a发生3次高峰,不同季节的为害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某规模化种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净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一家拥有600头基础母猪的种猪场(从分娩到育肥的单点饲养模式)实施了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净化。  相似文献   
7.
苹果黑星病是昭阳区近2年苹果产业新发生的主要病害,发生危害严重,尤其是危害果实后,使苹果失去商品价值,造成严重损失。选择高效环保型农药是有效防控的首要条件,把握好正确的施药时间,精准施药是有效防控的必要条件。通过2年的药剂筛选试验,已经筛选出20%氟唑菌酰羟胺SC防控苹果黑星病效果在95%以上,继而进行防治时期优化、探索最佳的施药时期。结果表明:必须在花蕾露红期、谢花80%、初果期、脱毛4个时期施药,才能有效控制果实黑星病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在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灭活疫苗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槐花多糖,制备兔波氏杆菌槐花多糖灭活苗.选取体质量1 kg左右的健康獭兔72只,随机分为6组,其中Ⅰ~Ⅲ组为槐花多糖疫苗组(槐花多糖含量分别为60,40,20 g/L),Ⅳ组为兔波氏杆菌蜂胶疫苗对照组,V组为无多糖的兔波氏杆菌疫苗对照组,Ⅵ为空白对照组,各组分别于免疫后0,3,7,14,21,28,35,42 d采血,用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淋巴细胞比率,试剂盒检测血清中IL-2的含量.结果显示,Ⅰ~Ⅳ组各指标均高于V组,其中Ⅰ、Ⅳ组显著高于V组(P<0.05);Ⅱ组与Ⅲ组总体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总体水平略低于Ⅰ组.由此表明,槐花多糖能提高獭兔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免疫作用,60 g/L剂量的效果最佳,这为开发槐花多糖作为新型免疫佐剂和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是当前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60%霜脲·嘧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试验,为晚疫病防控提供更多可选择药剂,延长病菌耐药性产生周期。结果表明,60%霜脲·嘧菌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害增产有明显的效果,可用于大面积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对控释掺混肥在夏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塘施控释掺混肥20 g、30 g、40 g均具有增产作用,分别较对照增产1.11%、3.71%、4.74%,考虑综合成本,每塘施20 g为最佳施肥量。同时施控释肥还可减少氮、磷等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