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子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逆的衰老现象,从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合理的修复处理可以提高老化种子的活力和幼苗质量。本研究采用四因素[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抗坏血酸(ascrobic acid, AsA)浓度、抗坏血酸浸种时间]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对人工老化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子进行超声波和AsA混合处理,研究超声波和AsA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可以修复老化造成的损伤,并选出最优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超声波和AsA能够对老化种子产生修复作用,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均得到显著提高(P 0.05),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增强,其中超声温度为影响种子活力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分析得出,老化梭梭种子的最优修复处理条件为:超声温度25℃,超声时间20 min,AsA浓度300 mg·L~(–1),AsA浸种时间24 h。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省4个县12个采样点117群中华蜜蜂中,每群随机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29项形态指标的测定。利用SPSS19.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较高的因素,包括了76.44%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个类群:威宁雪山、黑石头镇为一类,纳雍姑开乡、新房乡、水东乡、羊场乡和赫章野马川镇、平山镇为一类,正安芙蓉江、和溪镇为一类,威宁石门、草海为一类,说明贵州省境内中蜂存在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变异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12个采样点中华蜜蜂29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黑石头镇、雪山镇在前翅长和前翅宽两个指标及吻长、股节长、基跗节长等与个体大小相关指标平均值较大,均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为贵州省中蜂资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对开发和利用蜜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立足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将蜂产业作为特色养殖产业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蜜粉源植物作为养蜂产业的物质基础,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收益,还可用于环境绿化,丰富植物多样性,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完美结合。蜜粉源植物的分布情况和开花泌蜜规律对蜜蜂具有很大的影响,也是蜂产业发展的关键。拟对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分布、开花泌蜜规律及开发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提供建议,以期为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研究和蜂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授粉对猕猴桃产量、经济效益、采收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为强化中蜂授粉的产业功能和实现猕猴桃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长猕猴桃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中蜂授粉、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3个处理,测定不同授粉方式下猕猴桃的坐果指标、产量因子、采收品质和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估算其经济效益。【结果】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相比,中蜂授粉后猕猴桃单株坐果率显著增加(P<0.05,下同),畸形果率明显降低,单株坐果率分别提高70.61%和8.94%(绝对值),畸形果率分别降低7.06%和1.19%(绝对值);果实纵横径、商品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显著增加,单株产量高达26.67 kg,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产233.38%和27.00%,面积产量高达20.00 t/ha,产值达24.00万元/ha,除去成本后效益达20.95万元/ha,较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分别增收16.75万和8.30万元/ha;采收时果实硬度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此外,中蜂授粉可降低贮藏期的果实腐烂率,贮藏45 d后中蜂授粉的果实腐烂率为73.67%,显著低于自然授粉(96.67%)和人工授粉(89.00%),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消耗。【结论】相较于自然授粉和人工授粉,中蜂授粉有助于提高猕猴桃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果实的采收和贮藏品质,可作为一种增产增收、提质增效的授粉方式推广应用于猕猴桃产业。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根际促生菌在种子引发中的作用,以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ACCD)为筛选指标,从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Vahl)幼苗根系中分离出可修复种子老化的植物根际促生菌BCR5,同时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人工老化时间(A,24 h、48 h、72 h、96 h)、菌浓度(B,1×10~6cfu/mL、1×10~7cfu/mL、1×10~8cfu/mL、1×10~9cfu/mL)、种子引发方法(C,H_2O引发、MgSO_4引发、H2O2引发、不引发)和引发时间(D,6 h、12 h、18 h、24 h)对扁穗雀麦老化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BCR5结合其他种子引发方法混合处理可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一定程度上恢复种子活力,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率,并促进胚根和胚芽的伸长;菌浓度(B)是影响老化种子萌发和胚根伸长的主要因素,引发时间(D)主要影响胚芽生长;用菌株BCR5处理扁穗雀麦老化种子的最优方法为人工老化时间72 h、菌浓度1×107cfu/mL,结合H_2O_2引发处理18 h。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适宜的人工老化处理可打破扁穗雀麦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6.
<正>10月开始市场逐渐进入售粮高峰期,价格频繁波动实属正常。但是,东北与华北两大主产区玉米价格走势为何存在较大差异?临储拍卖结束,11月玉米价格是否探底?一、10月玉米市场窄幅震荡季节性价格凸显10月全国玉米均价呈现窄幅震荡行情,仔细观察价格曲线不难发现,国庆节后玉米价格经历了两段"先抑后扬"走势,反映出10月新陈粮交替供应阶段,玉米市场季节性波动特征。截至10月31日,国内玉米均价约为1786元/吨,与9月底价格基  相似文献   
7.
实验旨在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思南黄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的候选基因及分子标记.选取112头思南黄牛、17头西门塔尔牛以及19头本地杂交牛共计148个个体的外周血样本进行DNA测序.将所有样本检测SNP变异,质控后得到441548个高质量SNP位点.基于SNP位点进行主成分分析、Structure分析和系统发...  相似文献   
8.
蜂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包括醇类、芳香族类、醛类、酸类、萜烯类、酮类、烷烃类、酯类等,已作为蜂蜜中的特征物质广泛应用于蜂蜜花源和地理来源的鉴别。文中简述了挥发性化合物在蜂蜜花源和地理来源鉴别中的应用,在蜂蜜香气或风味、生物活性中的贡献,以及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品种、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nate, MeJA)浓度、MeJA诱导天数为处理因素,按照四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发病情况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来探究MeJA对紫花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抗病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施用外源MeJA能够降低甘农3号、龙牧803和中苜一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外源MeJA诱导处理可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相对较小;经诱导处理后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也有显著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却显著降低。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MeJA诱导处理存在品种、诱导浓度和诱导天数间的差异,其中MeJA浓度是影响各测定指标的主要因素。通过因子综合分析得出,本次研究中甘农3号,用MeJA 0.1 mg·mL-1诱导处理并同时接种对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根腐病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蜂蜡是养蜂业主要副产品之一,本次实验通过利用新型日光化蜡器融化蜂蜡,旨在原有化蜡方法基础之上,融入新能源理念,探索更便捷、卫生的化蜡方法。实验结果显示,日光化蜡器需在晴朗天气,当外界太阳辐射量达到889w/m2以上,化蜡器内温度超过62.0℃时,蜂蜡开始融化,且0.5h能收集到融化的蜂蜡;日光化蜡器化蜡时与外界太阳辐射量、化蜡器内的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