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鸡痘胚体弱毒苗免疫性能的测定。证明该苗能100%保护强毒攻击,其免疫期可达9个月以上,该苗免疫以刺种途径为佳,而滴鼻,口服免疫均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现场使用情况表明该苗是鸡痘极有效的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2.
PCR/PFLP鉴别伉禽白血病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CR方法从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Y)亚群毒株RAV-1、RAV-2感染或未感染的SPF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分别扩增出1.2kb基因手段。RAV-1囊膜基因可初BglⅡ分为2条相近的600bp片段,RAV-2囊膜基因被BamHI分为2条约600bp片段,对照组基因片段(内源性病毒)不被BglⅡ和BamHI切割。结果显示,ALV囊膜基因PCR/RFLP可用于诊断禽白血病和鉴别不同的AVL毒株。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鸡痘胚体弱毒苗免疫性能的测定,证明该苗能100%保护强毒攻击,其免疫期可达9个月以上,该苗免疫以刺种途径为佳,而滴鼻、口服免疫均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现场使用情况表明该苗是防制鸡痘极有效的疫苗之一。  相似文献   
4.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最基本的特性之一.遗传性保证了生物种的稳定性,变异性促进了生物种的进化,二者在一个生物体内有机地对立统一起来.在生物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发生的变异是相当缓慢的,其进化单位以千万年计.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干预生物的变异,经典遗传学使生物的进化单位缩短为几年或几十年.70年代初期,由于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新兴的DNA重组技术即基因工程技术,它打破了生物种属问的界限,从而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定向改造生物成为可能,并推动生物学进人到分子生物学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兔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赵振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3993年9月某兔场发生以出血性肺炎和肠炎为主的疫病,经综合鉴定为绿脏杆菌感染所致。一、发病情况:河南新乡某兔场共有1320只兔,仔兔断奶后均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1993年9月12...  相似文献   
6.
禽痘(Avian Pox,AP)是由禽痘病毒(A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常发传染病.早在18世纪它就是养禽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当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型鸡场中流行更严重.禽痘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种,前者以皮肤(尤其是头部)的痘疹、结痂和脱落为特征,后者可引起口腔和咽喉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并常形成假膜,故又名禽白喉,有的病鸡可同时混合发生.禽痘可使病禽生长迟缓,产蛋下降,种禽发病时孵化率降低,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也可引起大批死亡,特别是雏鸡损失更惨重,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禽痘的发生和流行表现以下几个特点:①宿主范围很广.很久以前就在数种禽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绿脓杆菌病的诊治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450045赵振芬1994年12月某兔场发生疫病,经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所致。一、发病情况该兔场有仔兔480只,断奶后均接种过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疫苗。1994年12月仔兔长至...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禽痘发生特点及其防制进展赵振芬(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微生物组,河南450008)禽痘(AvianPoxAP)是由禽痘病毒(AP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的常发传染病。早在18世纪它就是养禽业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当前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特别...  相似文献   
10.
中国肾型IBV毒株的基因型及其S1基因的巢式P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本研究建立的IBVS1基因的巢式PCR方法鉴定了国内5个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以此5个分离株及3个标准毒株的RT-PCR产物(1749bp,含S1基因)为模板,1对内部引物经巢式PCR都获得1729bp的产物,另1对内部引物的巢式PCR有大小不同的产物(1678bp或0.5、0.6kb)。参照以前的RFLP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国肾型IBV毒株的基因型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