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也称天冬,以干燥块根入药,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功效,主治肺燥干咳,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咽干口渴,肠燥便秘[1]。另外,研究发现,天门冬具有抗肿瘤、抑菌、抗衰老、镇咳祛痰、抗蚊蝇等药理作用,倍受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的关注[2]。近年来,天门冬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林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间种及可持续耕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油茶间作天门冬(YC+T)和天门冬单作(T),油茶间作马铃薯(YC+M)和马铃薯单作(M),油茶间作白菜(YC+B)和白菜单作(B)及对应纯林对照(CK1、CK2和CK3)共9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天门冬、白菜的单作及其油茶间作处理、对照的气温均在14:00达最高值,其中YC+B处理(33.4℃)和B处理(34.7℃)的气温均显著低于CK3(35.9℃)(P0.05,下同);YC+M处理和M处理的气温在14:00时分别为35.1和36.3℃,二者显著低于CK2(37.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4: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7.9%、39.1%、42.3%和35.6%,YC+M处理和M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6: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2.7%和41.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光照强度均在13:00达最大值,分别为1354.3、1378.5、1319.2和1335.4μmol/(m2·s),YC+M处理和M处理的光照强度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2:00,分别为1273.2和1279.8μmol/(m2·s)。与CK1相比,间作模式YC+T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76、0.73、0.51和2.90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9.14%、65.85%和18.05%;同时,YC+M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于CK2分别提高34.17%、63.53%、76.47%和19.17%,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6.25、4.27和12.24 mg/kg;YC+B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相对于CK3分别增加4.77、0.50、0.51和2.83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3.81%、64.44%和17.42%。【结论】与作物单作模式相比,油茶间作作物模式下虽然油茶林下光照强度相对较弱,但可降低空气温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综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4.
为林下规模种植和可持续耕作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油茶林下分别间作天门冬、马铃薯和白菜各土层土壤的水分、容重及土壤孔隙度等物理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除油茶间作天门冬的20~40cm土层外,其他处理各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均显著高于CK(油茶纯林);3个土层中油茶纯林(CK)的土壤容重最大,为1.42g/cm3;间作模式下的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多高于CK。油茶林地间作能增强土壤耕作层的通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缓解耕作层土壤板结,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在试验地及类似生态区建议油茶林地间种马铃薯和天门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